两宋三百余年,第一次出现首相跑路不知所踪的事。(6 / 15)
得悲观多疑,这种情绪下她得到的谶语卦相可想而知。这加剧了她的绝望感,她搬出了太上皇的寝宫,在大内一处僻静的地方找了间静室,每天独自居住,不见外人,除了必要的饮食洗漱之外,只做一件事——道装念佛。
穿道教的衣冠打扮,去拜佛念经。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传说中的一仆二主,佛道同修,争取所有神界大佬的保佑吗?
不得而知。
但她修炼得非常刻苦用心,一连六年,几乎都是这样度过。到了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七月十五日,世界终于又有了她的印迹。她的儿子——皇帝赵扩宣布大赦天下,为她祈福,因为她病了。
大赦从来不是什么良药,李凤娘在第二天就死去了。
她死得无声无息,死后却非常独特精彩。话说无论如何她是南宋的正牌太后,不管她多招人恨,也会享受到最高等级的殡葬礼仪。可是多少年里,她对南宋皇宫的凶残压制,让这一切都消失不见。
先是入殡礼服。
长御为她去中宫取入殡礼服,掌管钥匙的人从中作梗,厉声呵斥道:“凭谁之命给她穿皇后的袆翟?”硬是不打开久闭多年的中宫殿门。
没办法,入殡礼服没拿到。
按礼,李凤娘的尸体要抬回原皇后中宫去治丧,没礼服也得抬着走。没奈何,几个内侍、宫女用草席把她包裹起来抬走。正走着,突然有人喊:“疯皇来了!”
抬的人扔下尸体,一哄而散。
七月的江南炽火流金,等人们发现赵惇根本没来,只是讹传时,李凤娘的尸体都晒臭了。据说,治丧时宫人们得把鲍鱼间杂摆放,再燃起数十支莲香,才能淆乱难闻的臭味。
李凤娘死后两个月,赵惇因病去世。
两人本已分居,感情更早就破裂,可死亡时间却紧紧相连。这不禁让人想起所谓的“欢喜冤家”,或者“孽缘”一说。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解释呢?当然,也可以说南宋气运衰败,出了这么个极品的女人,把南宋的上层建筑搞得乱七八糟,让赵氏衰上加衰。
至于赵惇,还是不评论了。这个人在当皇帝期间没有任何建树,在当儿子或者父亲的时候连起码的责任都不担负,一个男人堕落成这样,还需要评价吗?
鄙视。
只有这两个字。
第三章 韩国戚与赵皇亲
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