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9 / 10)
韩侂胄不仅卑鄙狠毒,还毁掉了南宋振兴的未来。
这实在让韩侂胄费解,也让后世读史的人想不通。赵皇亲到底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能得到如此崇高的评价?
历数功绩,无非是内禅而已,那还是赵彦逾、韩侂胄两人跑东跑西,他坐镇中央而已。除此以外,几年的枢密使、半年的首相,从哪儿论也没什么成就。
面对一波一波没完没了的弹劾、抗议和小人、卑鄙之类的谩骂,韩侂胄终于怒了。作为一个长期在内廷工作的高级服务员,他还真的不熟悉外廷的政治生活气氛,不知道道学家是种什么生物。他居然敢于选择牙血相还,变本加厉。
第二件事,搞死朱熹。
圣人·朱被赶回原籍,闲职宫观,看似风光不再,可斯文还在,光环还在。很好,继续恶搞。言官沈继祖列举了朱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恭、不谦六大罪状,再曝出来朱熹“诱引尼姑,以为宠妾”的桃色往事,以及他儿子死了多年,足不出户的儿媳妇居然怀孕了……从根本上破坏圣人形象。
很成功。
简直正中圣人这种人存在的死穴,别说是圣人·朱,就算是圣人·孔,当年不过是多看了几眼美女,学生子路就火了,搞得第一圣人赌咒发誓,如有奸情,“天厌之,地厌之”。何况圣人·朱是有前科的,他在官场上做过的事很不受人待见。
著名的南宋文人,《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在《夷坚志》庚卷第十里记载,朱熹在孝宗时期曾任提举浙东常平仓,与早年相识的台州知府唐仲友较劲,一定要扳倒对方,罪名是与歌妓厮混,有辱官体。这位歌妓名叫严蕊,她不愿违心指认,结果被朱熹下狱痛打,再发配痛打,直到岳飞的儿子岳霖提点刑狱时巡查,才揭露出这件事。
严蕊求自便,岳霖令她以一首词为状。这首词是:“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岳霖放了她,并且许她从良。
这首词迅速流传开,圣人·朱迫害同僚,痛打逼供弱女子的恶行也随之风行天下。有这样的前科,哪怕有再多的道学门徒为他辩白,那些丑事也无法彻底撇清。
圣人·朱很痛苦,在郁闷中还得写奏章认罪,哪怕是有选择的部分认罪。他清楚地知道必须得这样做,不然赵汝愚的下场就是他不久的将来。韩侂胄是个非常合格的政客,懂得与其费死力消灭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