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在杭爱山麓相遇。(4 / 9)
还增加了美感。
他从不让人难堪,非常讲究“吃相”。
比如这次他的崭露头角。他先是站在远处静静地看,什么都不做。这时他真的不必做什么,因为有人比所有人都急。
钱象祖。
这人暂时站在帝国最高峰,自然急于稳固地位:卫泾,你装什么好人,你当初暗地里送韩侂胄螺钿首饰的事儿别人不知道,俺清楚。
他走到官员队伍中,在大庭广众之下掀了卫泾的老底,卫泾倒台。
钱象祖趁机上位,成为左相兼枢密使。史弥远补缺,进右相兼枢密使。
这里要说一下,宋代自开禧北伐之后官场出现了最大的变局,以前相权三分,军、政、财各不相统,尤其是东、西二府,除非战时危急到国家安全,才会暂时集于一身。
开禧北伐之后,“宰臣兼使,遂为永制”。也就是说,这帮人一边到处骂韩侂胄专权揽政,一边沿着韩侂胄的路走下去,牢牢地抓住韩侂胄首创的权柄死不放手。
一边当婊子,一边立贞节牌坊。除了这一句,实在想不出更贴切的句子形容了。
史弥远拜相仅一个月,家里出事了,他的母亲去世。母丧按例必须离职守孝,这样就会便宜了钱象祖,造成独相的局面。
尽管不情愿,可事实只能如此。但奇怪的是,十天之后,居然是钱象祖被贬职外放,史弥远成了独相!
这个戏法变得太神奇了,很多人搞不清状况,史弥远是凭什么在下课之前把政敌先打倒的呢?说起来,那实在是一整套复杂的组合拳。
他收编了台谏官,事隔多年后再次弹劾钱象祖在韩国戚手下时打击道学,尤其是逮捕庆元六君子的旧事。道学家们的记忆力都是非常健全的,谁得罪过他们,死了都不会原谅。同时皇宫深处杨皇后手拿御笔分发文件,皇太子也为老师说事,如此力度,只为放翻一个区区的钱象祖,真是大材小用了。
史弥远登上南宋权力之巅。
所用手段安静平和,堪称没有硝烟。一点点的血腥、阴暗之流的招数都没有显示,他非常正统地、由众多道学家们欢呼着轻松上位。
做完了这些,他还严格遵守国家制度,放弃权位回乡守孝。他走得很坚决,哪怕皇帝在京城给他特赐一座宅第,要他就地守孝,都没能留住他。
怎么样,无可挑剔吧。
这时才稍微显露出史弥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