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因为他妈妈——秃儿罕·可敦。 (1)(5 / 23)
速不台、脱忽察儿三人率领,星夜出发追击摩诃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把这个祸根铲除。
撒马尔罕城之战展开,然后迅速落幕。或许是摩诃末的逃跑、自我恐吓起了作用吧,如此坚城众兵居然只支撑了四天。
第三天时,两军交战,花剌子模的失利是可以预料的,出人意料的是失利之后他们立即崩溃。当天就有大批的康里族,也就是摩诃末他妈的族人出城投降。树倒猢狲散,一人降万人降。第四天时,全城大门洞开,蒙古军几乎是唱着歌进的城。
花剌子模的都城就这样陷落,不,准确地说是坠落。它的失守比之北宋末年时面对金军的开封城更狼狈不堪,虽然开封的抵抗也不是那么英勇。
所以,撤马尔罕的命运更加悲惨些。
蒙古军入城之后,尽毁城垣堡塞,所有居民,除法官、掌教及其与宗教有关的人士之外,被尽数驱赶至郊外。蒙古军在城中劫掠,所有财富被洗劫一空,清真寺、皇宫等主要建筑被焚烧,投降的三万康里族军士尽遭屠杀,居民也被杀戮过半。幸存者中被挑出各色工匠六万人,一半分赐给蒙古诸王子、族人做奴隶;另一半组成一支新的敢死队,以备下一次战争。
蒙古军启程,临行前环顾城中,发现还有活人存在,于是他们命令这些人交出二十万第纳尔的买命钱,之后才离开。
史记,这次战争之前,撒马尔罕城有居民十余万,屠杀过后,仅存四分之一。
至此,成吉思汗一路毁灭,并没有遇到灭里可汗式的人物。他想继续追击摩诃末,毕其功于一役,可是盛夏到了,生于寒带的漠北民族无可避免地出现了懒散懈怠。
酷烈的阳光,闷热的天气,蒙古军队开始了驻夏,除非受到等级很高的威胁,不然,他们要到秋风吹拂大地时,才会重新骑上战马。
这是花剌子模和摩诃末的天赐良机,貌似也只有这段日子才能让他们重新集结力量试图抵抗。可是摩诃末还在狂奔中。
他严格地遵守着最初订下的计划,从前线逃往河中,从河中逃向哥疾宁,如有必要,继续逃出国境,逃到印度。
成吉思汗在驻夏,对摩诃末来说,意味的只是跑得更加顺畅些,不必太担惊受怕时刻警戒而已。
这样跑,他收获了古往今来以及当时所有人的鄙视。他妈的族人,也就是康里族的贵族官员们首先受够了。当花剌子模算端(皇帝)大人东征西讨如日中天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