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契丹又来人(3 / 5)
马车里,聊起天来。
杨琏聊的,多半是吴越旧地的事情,经过这段时间治理,吴越旧地还算稳定,主要是降低了赋税,百姓们反弹不大,对于大多数的百姓来说,被吴越国统治,被大唐统治,根本没有什么分别。
吴越国地处南方,在各地县令、刺史、节度使的努力下,苏杭一带的稻秧涨势喜人,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今年的收成至少也是去年的八成以上,而且随着吴越旧地被纳入大唐势力范围,整个帝国的粮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两人聊着,不知不觉到了皇城,高泽带着杨琏进入了御书房。
“微臣见过陛下。”杨琏施礼。
李很不满意地哼了一声,甩了甩衣袖,道:“怎么,吴越,朕不派人让你进宫,你莫非就不进宫了吗?”
“陛下,这话从哪里说来?”杨琏故作不解。
“哼,堂堂的大理寺,你居然敢动手打人,而且大的还是当朝宰相,吴侯你的胆子可不小。”李说道,语气十分不善。
“微臣知罪。”杨琏拱拱手,再度施礼。
“哼!”李冷哼了一声,他这个样子,哪里像认错的样子?李走到了案几边上,慢慢坐下,道:“你呀你,朕对你如此宽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陛下宅心仁厚,是圣明之君。”杨琏不动神色,恭维了一句。
“杨爱卿啊,你怎么也学会了溜须拍马?在朕的印象中,你可不是这样的人。”李说道,依旧没有说把杨琏叫入宫中,是为了什么事情。
杨琏倒是十分认真,道:“陛下,微臣自治得罪的人太多,所以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瞎扯!”李摆摆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一个人,保持真心是最好,朕并不希望你作出更多的改变。”
“微臣明白了。”杨琏应着。
李沉默了好一会,这才开口道:“杨爱卿,契丹又来人了。”
“陛下,契丹人的意思是?”杨琏问道,其实心中一惊有了猜测,契丹人两次联合河东刘崇出兵,都无功而返,对于夺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后,志在中原的契丹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契丹人妄图染指中原,绝对不会放弃。
李没有说话,而是把另一封书信递给了杨琏。杨琏走上几步,双手接过书信,展开一看,由于前几次契丹人无功而返,因此这一次邀请大唐出兵,时间就定在十月,契丹、河东、大唐三方出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