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2 / 4)
匹坐骑就是一万六千两银子,挽马挽骡什么的便宜一些,也得上千两。
这还只是一次性支出,一匹好的战马的供养费用也是极高的,按边军的战马供养情况看,战马一年得耗银三十两至少。两百匹战马一年养马费用又得六千。
这还只是马的费有,那还有人马的装备呢?招募骑手和侍从、医匠等人的薪水呢。像李春江的打算,那就不是一般的乡绅武装,而是类似于精锐家丁的做法。一个骑手估摸着起码得一月二两银子,扈从医匠等至少也得一月一两。
二百号人,一月薪水又得支出一二百两。
然后吃饭、装备,又得一笔支出。
刘钧这么一番计算,发现要把马队拉起来,初期就得至少投入进去个两万两银子左右。然后以后每月还得几百两银子支出供给。
两万两啊,不是一笔小数。
他现在怀疑,李春江真的能有这么多钱来投入这个马队?李家肯定是拿的出两万两银子的,关键是他们愿意拿这么大一笔钱来搞这么一支马队吗?
刘钧突然觉得李春江的计划有些太大了一点。
马队规模也计划的大了点。若只是招募五十名骑手,一个配一匹马,那费用支出将大大减低。五十匹马一匹八十两,只需银四千两,每人月薪二两,一月也只需百两银。五十匹战马一月供给也只需百两银,算下来再加点装备伙食等供给,一月两百来两银子即可。
若按这规模,初期有五千两银子,差不多就能把队伍拉起来了。他手上还有一千两银子,也可以先投进去,李春江拿四千两出来就行了。
不过就算有了优良的战马,可骑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的出来的。一个正规的合格骑兵,起码也得两三年的苦练才能有所成就。
况且,合适的骑兵人选只怕不是那么容易招募到的。
刘钧抬头望向房间内墙壁上挂着的那张四尺长的小梢角弓,短小而易携带,黄色的弓身,丝麻绞弦,制作算不得多精致华丽,但很有股子流畅之美。
刘钧起身过去,将弓取下。
他并不是第一次试这张弓,很轻松的将弓拉开。他估计了一下,大约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先前在屋外试校时发现抛射时射程能达到六十余尺,超过一百二十步远。
按照记忆,这种小梢弓是从唐宋时传下来的,后有所改进。弓虽小,但射程很远,且开弓容易,射速快。虽不如长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