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瓜熟自然蒂落(3 / 6)
靠大汉阿黑皮洛士,则是荣华富贵。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汉帝国开疆万里的经验,无非如此。
展开的巨幅欧洲地图上,标注着现在的战争形势,虽然地图技术还很落后,比例并不恰当,但标注着各城之间的险阻与实际行军路程,却也方便,乃是马可.波罗从威尼斯总统府找到的,巴巴的派人送到巴勒莫。
目前大汉帝国的征服事业,形势一片大好:
外围罗斯蛮族方向,顺义王海都率一个汉蒙混编师的兵力从拔都萨莱城出发,蒙古铁骑早已令罗斯蛮族闻风丧胆,“鞑靼桎梏”是他们数十年的梦魇,试想一下,两年一次到拔都萨莱城觐见金帐汗,被辱骂、吐口水、抽鞭子,只要没死就感谢上帝感谢祖国感谢CCTV,这种恐惧简直深入骨髓了,见海都率“十万铁骑”卷土重来,罗斯人岂不心胆欲裂?
与此同时,拜占庭与大汉的联军越黑海登陆克里米亚半岛,罗斯人的感触却完全相反,说着近似语言、同样信仰东正教的子弟兵,还有捧着圣经和十字架、慈目善眉的老神父,更有君士坦丁大牧首亲笔写下的宗教敕令,和狰狞可怕的蒙古人海都相比,这一路就是人民子弟兵啊
好吧,不向拜占庭和大汉的联军投降,难不成要等海都打过来屠城?
罗斯蛮族争先恐后的向联军投降,他们惟一的要求就是:请大汉皇帝、天可汗下令,千万不要让屠夫海都打过来
正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啊,汉军最多把敌军的作战部队全部杀死不留俘虏,人头割下来做京观,可蒙古军是动辄就屠城的,所以即使汉军的战斗力明显比蒙古军强大,罗斯人也更害怕海都。
甚至伏尔加河附近的几个小公国,距离海都大军只有一天的路程,距离克里米亚登陆的汉军实有千里之遥,却舍近而求远,派人快马加鞭昼夜奔驰,到汉军这边来递降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在城头上升起金底苍龙旗,以拒海都于城外。
楚风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形:一个风尘仆仆满脸皱纹完全**先烈形象的使者,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冲入汉军营帐,待见到汉军指挥官之后,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相握,使者热泪盈眶,“终于,俺终于找到党啦”
然后一份降书递上~
呃~恶寒……
可怜的海都,东走一个城市是投降大汉了的,西走一个公国人家说大公他老人家已经亲自去克里米亚找党组织,哦不,是去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