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1 / 22)
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身为团政委,我深感肩头的担子很重。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已被排除在中央决策层外的毛泽东心急如焚,他向中央最高权力机构“三人团”提议:湘南地区有过暴动的历史,党和群众基础比较好,而且不是国民党军防守的重点,兵力不多,构筑的堡垒很少,有利于红军的机动作战,乘国民党各路军队正在调动,“追剿”军主力薛岳、周浑元两部还没有靠拢时,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寻歼国民党军一部,以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根据与敌征战多年的经验,也向中央建议:以3军团迅速向湘潭、宁乡、益阳进军,威胁长沙,“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军小股,迫使蒋军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同时,中央率其他兵团进占溆浦、辰溪、沅陵一带,迅速发动群众,开辟战场,创造根据地,粉碎敌人进攻,“否则,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同桂军作战,其后果是不利的。”如果中央红军按照用毛泽东、彭德怀的建议改变原定计划内,实行新的战略,也不失为摆脱困境的出路。但是,这两条建议都被左倾路线的领导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拒绝,他们仍然坚持向湘西转移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命令部队继续向西钻进蒋介石设置好的口袋,与敌人作面对面的硬拚,这就注定了湘江战役的惨烈。
二、桂军“送客”放开一条大道,红军却没有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
在第四道封锁线上,蒋介石最不放心的的是处于半独立状态的桂系军队。此前蒋、桂几度勾结、也几次分裂,桂系集团高层内部一致认为:“蒋介石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其他各党派都是我们的同盟者”,积极参加了地方实力派掀起的几次反蒋战争。蒋介石的两次下野,都直接与桂系有关。长期以来,蒋、桂之间的疑忌很深,蒋介石也看到了这点。为了拉拢桂系,利用桂军,他在发给李宗仁、白崇禧的电报慷慨许诺:“共军将南窜桂黔,贵部如能尽全力在湘桂边境加以堵截,配合中央大军歼灭之于灌阳、全县之间,则功在党国,所需饷弹,中正不敢吝与。”并随即派飞机送去两个军3个月的开拨费100万元、堵剿计划和电台密码本等等。李、白两人也复电“遵命办理”,表示广西完全有决心和有力量在境内外堵击红军,暗示不希望中央军趁机入桂作战。表面上,桂系除大张旗鼓修碉堡筑工事外,还积极响应何键封锁湘江的军事部署。11月16日,湘、桂双方在广西全州召开会议达成“全州协议”,议定湘军担负零陵至黄沙河之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