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4 / 22)
他的部队退守龙虎关和恭城,用意是既防止红军也防止蒋介石军队进入广西。这时白崇禧部已撤走,湘敌刘建绪部还没有赶到,全州、灌阳、湘江一线空虚得很,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没有那么多坛坛罐罐的拖累,是完全可以先敌到达抢渡湘江的。但我们丧失了这个宝贵的时机。直到11月25日军委才发布命令,我军兵分2路渡江,这时的湘江就很难渡了。
11月27日,作为前锋部队的红一军团二师和红三军团四师在广西的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右翼红一军团二师四团赶到界首,因为界首无敌防守,守敌已退至光华铺,所留几十民团迹逃之夭夭,故未经战斗即占领了这一全、兴交界处的重要渡口。左翼红三军团四师则占领光华铺,向南警戒兴安方向桂军,其第五师也占领了新圩、马渡桥,准备阻击从灌阳北上的桂军。至当日晚,红一军团在右翼、三军团在左翼,已控制界首至屏山渡之间六十里长的湘江两岸,在此区域内有四处浅滩可以徙涉。红五军团作为全军的后卫,边打边走迟滞追击之敌,掩护后续部队通过。这无疑为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抢渡过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央纵队已在27日到达灌阳以北的文市、桂岩一带。如果当时仍决心抢渡,由桂岩到最近的湘江渡点,不到80公里,采取轻装急行军,一天就可到达,仍可能以较小的损失渡过湘江。但中央纵队行军速度太慢,带着很多辎重。当时红军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3000多副挑子,连需要七八个人抬的印钞机也舍不得丢。这些笨重的辎重和坛坛罐罐,以致行动十分迟缓,每天平均只走一、二十公里,整整四天,在湘江以东只行走了72公里,平均每天18公里。这种行军速度,给了敌人以重新调整部署的时机,以致我军再次丧失良机,使有利的态势丧失殆尽。
11月28日,蒋介石得知桂系谎报军情撤离湘江防线后大为震怒,在电报中插斥责桂军“任匪从容渡河,殊为失策”,再次严令桂军、湘军重新夺回渡河点,对过湘江的红军先头部队进行夹击,对未过江的各部进行堵击。一场恶战即将开始。
三、血肉撕开封锁线,四个阻击阵地敌尸横遍野
桂军撤防,湘军未及,红军前卫部队乘隙占领了湘江渡口,使全军形成了从永安关、雷口关直达湘江的势态。11月28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我军自29日起至30日全部渡过湘江”,但是事实上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驮负辎重,行动缓慢,从11月28日晨至29日晚,左右两翼前卫部队和后卫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