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汤山拜见(一) 字数:3277(3 / 4)
留学生蒋方震,就是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学校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后来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蔡锷。这样引起的骚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一下——不幸,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象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
增加的两个日本人是谁呢?一个名叫荒木贞夫,后来的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此外,这一期里面的日本毕业生还包括如下名字——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皆惨败于蒋百里蔡锷之手,从此以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
蒋百里受了日本人这样的荣誉,日本人也真希望他说两句日本的好话吧,谁知道百里将军的评价却是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中国从日本学了两件东西最不可救药,一个是教育,一个是陆军……然后飘然到德国,以德意志国防军第七军营长的身份,继续考察军事去了。在德国,蒋百里先生的杰出军事才华得到了德国的兴登堡元帅高度的赞誉。
1912年下半年,时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的蒋百里因为对北洋政府拖欠挪用陆军大学教育经费表示强烈不满,在操场上全体学员面前,竟刨腹自杀,表示抗议。幸好,被清醒过来的学员抢救了过来。此后,蒋百里对北洋政府心灰意懒,坚决离开军界。
蒋百里将军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是他后半生和日本结缘不少,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这部让蒋百里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的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百里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在陆军大学带出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国军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唯一遗憾的是百里将军自己未能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1938年早逝于广西宜山。刘建业之所以能够得到一向心气甚高,看不起大多数国军将领的陆军大学校长杨杰的高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刘建业抄袭了蒋百里先生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