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血肉磨房(十一) 字数:6744(3 / 7)
队,非俟接防部队接替稳妥后,不可先行撤走。
五、敌军在我正面连攻无功,其气已馁,日来前线较为沉寂,我应于可能内采取局部之攻势,以免为敌机炮兵轰击所炫惑,而其兵力或转用于它方面也。
六、我军在此复杂有利之地形下转入阵地战,深属有利,以其有深沟高垒之故,颇可减少损害,养成官兵之必胜信念,对于着意筑城及节省弹药二者,似宜有所注意。
这个总结,被刘建业以33旅名义交给了11师师长彭善。当然,刘建业也明白,这样的类似的总结在各部队肯定也不会少,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认识到了不一定能实行,如转入阵地战后,就不许主动出击,一味地只能等敌人来攻击,然后才能反攻。这一点最是为刘建业所诟病。
9月18日,(“华北会战”)日军第5师团派出第9旅团(欠第11联队第1大队)附师团直属骑兵联队,以涞源东出河北。涿州守军得悉日军第5师团的行动,惧怕后路被截,总退却。日军即时转入追击。
9月20日,(“华北会战”)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以两个大队兵力南下,占领灵丘县城,向平型关逼近。与此同时,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也以两个旅团的兵力,由大同、怀仁南下,协同第5师团向国民党军的内长城防线进攻。在日军向平型关、茹越口的内长城防线进攻的同时,国民党的第2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第6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分别部署于平型关、茹越口和雁门关一线,企图凭借长城一线山地有利地形和既设阵地,阻止敌之进攻,保卫山西腹地。同时,国民党要求八路军先头部队迅速挺进至晋东北协同其坚守内长城防线。日军占领灵丘后,山西前线计有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和华北方面军直辖第5师团两支野战部队。察哈尔派遣兵团所辖4个独立混成旅团另两个支队,共约2万余人。其作战任务是:攻略绥远和夺取太原。第5师团:其作战任务,是在同蒲、平汉两路之间行中央突破,继而分向两翼迂回:左翼迂回平汉路,为河北平原会战之外翼;右翼迂回恒山山脉,协同察哈尔派遣兵团攻陷太原。国军方面:第2战区各军,共计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共约25万人。其中使用于第一线者,约13万人,分别布置在内长城线雁门关、茹越口、平型关各隘口。日军的主攻方向为平型关。这是由战场附近的地理条件,以及日军的战略利益所决定的。恒山地区在中国古代是重要战场,内长城亘恒山山脉,主要关隘为雁门关,平型关素为雁门关的警戒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