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烽火(四) 字数:8807(2 / 9)
第一拨受挫,第二拨马上跟上。前边的人倒下了,后面的就把他们的尸体垒起来,做成活动工事,一步步往前推。一次进攻打散了他们也不退,就在阵地前挖临时工事,准备下次再来。这股狠劲在当时的国军部队中是绝无仅有的。解放军的塔山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解放军东野第4纵队将士奋勇抵抗,战况空前激烈。解放军官兵与进攻塔山阵地的国军部队展开肉搏战,演绎着一幅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场面。国军每前进一步,都倒下成堆的尸体。解放军组织多路反击部队向国军攻击部队展开夹击,杀声震天,势不可挡。
塔山脚下,国军攻击部队在挥舞着手枪的军官的带队下,成连成营,波浪式地轮番向解放军8公里宽的阵地冲击。从飞机上扔下的炸弹,从军舰上和滩头阵地上发射的炮弹,几十分钟内倾泻了几千发,泥土被炸松了好几尺,地表工事全部被摧毁。冲上来的国军士兵,一批被打倒,另一批又冲上来。在阵地上,解放军指战员同冲上来的国军官兵展开激烈格斗。
然而国军士兵一冲到解放军阵前,马上就被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原来解放军12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9门六○炮及团属迫击炮。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军仍采取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必然要遭到重大伤亡。
一梯队垮下了,二梯队跟上;二梯队倒下了,三梯队再上在总统府战地视察组组长华北督战主任罗奇的督察下,独立第95师拼着老本往前打。该师是蒋总统的中央军嫡系部队,美式装备,被吹嘘为“赵子龙师”,罗奇曾担任该师师长。这时,他重金召集青年军官,组成所谓“敢死队”,并吹嘘说:“没有‘赵子龙师’拿不下的阵地!”准备打了胜仗向南京蒋总统邀功。
第4纵队伤亡也很大,吴克华、莫文骅及时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缩小伤亡较大的第12师防御正面,以第10师主力第28团接替塔山以东阵地,加上第4纵队直属一个炮兵团,集中保障塔山堡两翼。
根据敌人先用飞机、舰炮、地炮狂轰滥炸一通,然后步兵按一梯队、二梯队、后续部队,一拨接一拨地实行集团冲锋的战法,吴、莫研究制定了新的对策:敌人打炮时,只留少数兵力在阵地上警戒,其余都隐蔽起来;等到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