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烽火(十一) 字数:10327(6 / 11)
面对中野部队西阻黄培我、南抗李延年的艰难处境,粟Y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仍坚定地按照11月14日夜决定的战术原则,层层剥皮,进逼碾庄。
华东野战军对黄焕然兵团加紧攻击,可急坏了蒋总统。他立即催促邱、李两兵团加紧东进,解救黄焕然。在徐州东北面约25里的铜山和郊县之间有一条公路,是徐州通往碾庄圩的必经之路。国军要增援黄焕然必须从此经过,解放军要阻止国军援军也必须控制这一通道。就在这一通道上,有一座高150米叫寺山的小山,这个小小的山口成了控制公路的咽喉。
在这里,李文卿兵团的基本部队第8军动用了两个团的兵力,在六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守山口发动了凶猛的攻击。第10纵第28师一个营的兵力在光秃秃的山梁上,在岩石缝中顽强阻击国军。他们放过国军坦克,专门射击随坦克跟进的步兵,打退国军数次冲锋。激战两天,在寺山的山坡上,国军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李文卿兵团在寺山被阻两天,没有前进一步。
就这样,虽然损失惨重,但在蒋总统的督促下,邱、李两兵团还是拼着血本向前推进。为了解救黄焕然,邱、李两兵团先后发动了数百次的冲锋,在付出重大伤亡的前提下,平均每天只能向前推进三四公里。这一天,国军的进攻连连受挫,全天伤亡数千,损失坦克五辆,却只推进两公里。
就这样,杜光庭一直在督令邱雨庵、李文卿兵团东援,蒋总统也三番五次地发出电令,邱、李兵团东援的出发地距碾庄不过十多公里路,炮声相闻。但是,无论邱、李兵团怎样疯狂进攻,始终不能突破华东野战军的层层阻击,只好眼望着黄兵团一点点被吃掉。一向气势很盛的邱雨庵只得不无沮丧地电告黄焕然:“弟部连日猛攻,匪顽抗异常,每村每山匪均死守。甚盼兄部向西出击,在曹八集附近会师。”
东援之军没有任何进展,急得蒋总统在南京直骂娘。他一面电斥邱雨庵说:“G军不过两三个纵队(实际上有七八个纵队),为什么两个兵团还打不动?”一面派出顾总长、郭厅长飞往徐州督战。
顾墨三一到徐州,立即召见了刘经扶和杜光亭。顾墨三说:“光亭,老头子派我们来,是要我们督促尽快攻打碾庄圩,救出黄焕然。”
郭厅长没有其他的意见,只是埋怨进展太慢。显得十分疲劳的杜光亭叹了口气说:“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画一个箭头就可以到达。况且敌人已先我占领阵地,兵力也在陆续增加,究竟有多少,我也未搞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