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抉择(一) 字数:8534(5 / 9)
就被国民政府的元老陈立夫看中,青睐到“就差招为女婿了”,以后三十岁当军长,可谓平步青云。黄培我的优点和陈辞修一样,也是为人儒雅、多谋,清廉不贪污。陈辞修的政敌何敬之曾经试图以吃空饷的罪名排挤他,好一口吃掉土木系的主力部队之一54军,结果一军哗然。但是,他的缺点也很突出:军事理论水平一流,实际打仗本领一般,战术死板指挥僵硬,临机不断、过于优柔,抗战参加过罗店死战,人称“血肉磨坊”,精神可嘉,伤亡太大,“书呆子”的名声就此落下。此后就越来越多的改作军事教育,直到此次出任兵团司令。此外相似的就是派系方面也很注重,朋党思想严重。
当然,如果大家细心查一查,就可以发现出身于土木工程系的将军们多半如此,政治上比较有为,而本职工作就比较糟糕,打仗的本事不佳。
何敬之是国军元老,长期出任国军的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和陈辞修素来不合。陈辞修系的大将黄培我也和他较过两次劲。
第一次是1943年,黄任五十四军军长,何的心腹将领关麟征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找到证据说黄培我吃空饷,以此为理由罢免黄培我,以自己派系的钟彬代替,从而试图兼并五十四军。关的证据确凿,但没想到黄培我吃空饷不是为了自己贪污,而是士兵生活太苦,他借多列一些人名来给士兵一点补贴。这时罢免他如同火上浇油,派人点检的时候全军哗然,闹得钟彬不敢上任,加上与关麟征早有宿怨,与黄培我关系又相当不错的胡寿山在最高统帅面前为他据理力争,何敬之吞并的企图没有实现。实际上最高统帅对资深的何敬之防范远远超过陈辞修,他是不会忘记当年在西安事变发生以后,何敬之在南京的积极表现的,自然也不会支持他吞并土木工程系的人马。
第二次就轮到杜光亭倒霉,杜是何一手培养起来的机械化名将,在国军里素有善战之名,论打仗老黄比不了,但也不是没吃过败仗。杜率远征军出兵缅甸,战败回国,负责对他的部队进行点检的就是黄培我。杜知道这老哥是个书呆子,执法如山,但希望他能够开恩给自己少报些损失,留点儿面子,故此嘬着牙花宴请黄培我。宴会上果然气氛沉重,杜的幕僚有人为活跃气氛,便没话找话,和黄培我搭讪,不外乎什么近来天气很好,风调雨顺阿之类的废话。谁知黄看到何部长的人勾起旧恨,立刻发作:我老家江西正发水灾,哪里来的风调雨顺?杜部下听他口气,以为他要索贿,便问将军是否需要些款子给家乡?黄大怒曰:我家开的酱油铺米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