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抉择(三) 字数:9942(7 / 10)
之兵力外,余部应即速西移,担负歼灭李延年的任务。只有歼灭了至少阻止了李延年,粟陈张的侧翼才不受威胁,才能保证继续歼灭邱李孙。此事请粟陈张妥善处理,是为至盼。”
收到此电后,华野的粟、陈、张于20日2时致电军委,表示说:“我们完全拥护军委指示对南线先打李延年,再打黄维之方针,并已准备派11纵及13纵于20日晚南下,21日晚可到时村东西地区待机。为求得迅速歼灭李延年,明(21日)晚我们尚可从攻碾庄部队中抽一至两个纵队南下,参加歼灭李延年军之末期作战。估计以中野3、4、9纵,加华野两个纵队,可以首先发起战斗。如中野尚有三个纵队担任阻击黄威兵团,尔后攻碾庄之4、6、8、9纵中,可抽出两个或三个纵队,加到对付黄威兵团方面去。我们对邱、李兵团难于截断其退路,只能争取歼其一部,故只使用八个纵队包围、钳制徐州之敌即可。”
到这时,关键性决策已有了眉目,刘陈邓、粟陈张两个野战军的前线统帅与最高统帅部毛泽D和中央军委共同制定了打黄威兵团的方针。他们都感到作为国军精锐主力兵团的黄威兵团就要从淮海战场上消失了。
但是,战局的发展并不容乐观,黄威兵团这块骨头并不好啃。11月21日5时,毛泽D提醒粟、陈、张说:“现在我们所担心的,是你们歼灭邱、李四五个师(或更少一点),将邱、李打得不能动弹,以便迅速抽出八个纵的主力,连同打黄焕然的各纵主力,去打李延年,这件事是否做得恰好?”
华东野战军根据毛泽D的指示调整了部署,电告军委和刘陈邓称:决定以七个纵队监视徐州近郊之邱、李、孙兵团,采取逐次削弱,坚决阻击其南窜,以保证刘陈邓中野歼灭黄威兵团,南线我军歼灭李延年兵团。
23日,刘陈邓和毛泽D均复电粟陈张等,表示完全同意他们所作部署。
前线负责主攻黄威兵团的中野,在刘陈邓指挥下实施作战。23日,中央军委在祝贺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的电报中指出:对于我们,最有利的是以现态势各个歼灭当面之敌,如果我们能在第二阶段中,大量歼灭南面敌人,就可以实现原定计划。
正在这时,淮海战局出现了急剧变化。原拟沿津浦铁路一路北进的国军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在解放军的沿途阻击之下,师老兵疲,犹如惊弓之岛,主力龟缩在花庄集以南,迟迟不敢脱离蚌埠。22日,华野在碾庄全歼黄焕然兵团,而黄威兵团在蒋总统的连续电令催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