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抉择(三) 字数:9942(9 / 10)
代司令员精神为之一振:“来得正是时候。”
“喂,是军长吗?我是粟Y。”粟代司令员一直这样亲切地称陈司令员为军长。
“正是‘”山人’,我敢肯定你是一夜未睡。“陈司令员半开玩笑地说。
“睡不着呀,我想你们常委们也都没有睡觉吧。”
“那我们是彼此彼此。邓政委讲得好,消灭了黄焕然,我们还没有资格睡觉。敌人仍有60多万人马在淮海战场上,就是要瞪大眼睛,再打几个歼灭战。等到把淮海的敌人全部解决了,我们大家再打个盹吧。”
粟代司令员在电话的这头笑了,问:“军长有什么指示?”
陈司令员切进正题说:“毛主席指示我们,一定要把徐州集团歼灭在长江以北,我们考虑,不要叫徐州的敌人三个兵团过淮河怎么样?”
“是的,军长,我也这么考虑。”粟代司令员赞同地说。
“徐州之敌还有将近30万人马,不过在棋盘上已经没有活眼了,下一步你打算怎么打?”陈司令员征求粟代司令员的意见。
“杜聿明是个聪明人,他恐怕不会死守徐州这座孤城的。”粟代司令员说。
“嗅,你说说看。”
“杜光亭早就主张固守江淮,黄焕然一完蛋,那个蒋总统很可能会采纳他的主张。”
“非常正确,你考虑杜光亭可能从哪条路线撤退呢?”
粟代司令员分析说:“路线只有三条。第一条,向东渡海南逃。可目前他手头既无轮船,又无出海口码头,暂无此种可能;第二条,向东南,经苏中转京、沪。但这一地区为河叉水网地带,大兵团运动极为有碍,所以一般不会走此路;第三条,向西南经永城南下,这样既可与黄威兵团会师,又可望与蚌埠一带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遥相呼应。所以,我想敌人走这条路的可能性最大。”
陈司令员在这头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说:“非常正确,不过杜光亭在国军中可算是个‘将才’,他很狡猾。他会不会摆个迷魂阵,先从津浦路南下,然后再改弦易辙,绕奔永城呢?”
粟代司令员:“对于这一点,我想过,但还未考虑成熟。我们马上开会研究一下军长的指示,制定出行动预案来。”
放下电话,粟代司令员立即让作战参谋通知各纵队司令员、政委来开会。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最后粟代司令员起身对各纵司令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