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抉择(五) 字数:6697(4 / 7)
坐落在一片浓阴之中,抗战刚开始的时候,日军侦察机曾在上空盘旋多次,竟未能发现它。
抗战胜利后,蒋总统回到南京,还是住进憩庐。这时,大院已改为国民政府国防部了。
南京黄埔路上这处大院,不经意间竟成为国民政府大陆史的完整见证者。
1927年4月,蒋先生定鼎南京,这是他成为GMD头号人物的标志。1928年,中央军校建筑群开工建设,其中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当年9月开工。次年3月,刚竣工的礼堂,见证了头一回由蒋先生一人说了算的GMD“三大”。1929年礼堂旁边的官邸小楼落成,伴随蒋先生度过了抗战前后11年的政坛生涯,目睹了蒋先生1931年和1949年的两次下野,目睹了1937年12月日军南京大屠杀前蒋先生“迁都”离去和抗战胜利后的“还都”。
军校大院背依钟山。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蒋先生曾亲自在紫金山南麓为自己选择了一块墓址。这里靠近中山陵,地势比朱元璋的明孝陵高,比中山陵低,因为蒋先生自觉要比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高明,但又要尊重中山先生。后来在这块墓址上建了“正气亭”,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写了亭记。“正气亭”三字为蒋先生亲书,刻在正面横眉上。1948年最后一天,蒋先生从东郊自己选定的墓地正气亭踏探归来,与李副总统、行政院孙院长、监察院于院长及GMD中常委等40多人的引退告别晚宴就是在这里举行。20天后,蒋先生宣布下野,黯然辞庙离去,再也没有能够回来。至今,蒋先生遗骨仍“暂厝”台湾,回不到他自己选定的、能看到他钟爱的中央军校和憩庐的墓地。
刘建业一进入小楼,就被立即带领着穿过一楼西侧的小客厅,进入蒋总统的办公室外间。
刘建业在办公室里刚刚等待了不一会,身穿长袍马褂的蒋总统就在一位年轻少将的陪同下通过一扇小门走进了办公室。
“学生拜见校长。”刘建业立即“啪”站起的行了一个军礼。
“你知道我找你来是为了什么吧?”蒋总统操着奉化口音,直接问道。
“学生明白。”刘建业回答。
“明白就好。坐下来说话。”蒋总统先坐了下来,然后对刘建业说。
“你应该知道,十二兵团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被G军优势兵力包围了。你说说应该怎么办?”蒋总统问。
“学生以为,兵团所部应该趁对手尚未将包围圈全部扎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