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抉择(六) 字数:6102(4 / 7)
解放军陈赓第4纵、王秉璋第11纵已经将兵团东逃的东南口封死,整个兵团15万人马被压缩于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内,要逃实际已逃不脱了。
双堆集已成了第二个碾庄圩,黄威兵团的处境与同月上旬黄焕然兵团的处境没有两样了。
不过,黄威在接到顾总长传达的命令后,还是立即召集各军军长、师长商讨突围的方案,部署再次向东南方向突围,经过讨论,最后决定集中兵团各军里四个比较完整的主力师担任突围的先头部队。
随即,黄威将准备突围的四个主力师的师长都召集到兵团临时指挥部训话。他说:“刚才空军侦察报告说,今天下午3时敌人对我兵团的包围圈已经形成,他们正在构筑工事。我想乘敌人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决定挑选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迅猛突围。”
黄司令官的话音刚落,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就站了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司令官的决策真英明,我师请求打头阵,愿当开路先锋。我们既然能攻占敌人堡垒式工事和河川阵地,现在突破他们临时构筑的掩体,当然不在话下了。我请求立即回去准备行动。”
廖运周在危难之际勇于肩挑重担,着实让黄司令官感动了一阵。黄威接受了廖运周市长的建议,以该师为突围先头部队。他用力拍了拍廖运周的肩膀说:“运周,好样的,这才是我的好同学,好同志,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
黄威和廖运周的交往还是在一九三八年的武汉战役,那时候廖运周还在656团当团长,为了打日本人找当时刚从德国陆军大学回国不久的十八军军长黄威借炮。黄威其人,和陈辞修一样,对派系关系非常重视,发现这个廖运周虽然素不相识,却是黄埔五期的,自己的学弟,因此愿意接见。他见到廖运周,端着架子一番盘问,竟然发现两个人十分投缘。首先,廖的哥哥廖运泽是黄埔一期,和黄威是同学,其次,廖的确是一员猛将,来见黄威之前刚在茨芭山袭击了日军辎重队,缴获甚多,给黄威带来了不少缴获的战利品作为礼物,最后,廖运周提出借炮伏击日军——当时无论国军还是八路军都穷得很,即使是国军里象十八军这样有成建制炮兵部队的并不多,廖运周也是穷疯了才找六亲不认的黄威拉关系——黄威拿出“书呆子”的架势盘问了一番廖运周的炮兵科技术,结果十分满意。自己人,“考试合格”,黄威仗义解囊,借了八门大炮给廖运周。廖运周用这八门炮在苕溪设伏,利用有利地形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