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皇上至德(3 / 4)
这些言论很是可怕,其中有一个,就是说当今皇上欲效仿秦伯、目夷,于是才突然出走。
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没有问题,秦伯和目夷都是上古的先贤,在读书人心目中的评价极高,现在把皇帝比作这两个人,似乎没什么不妥。或许正德那小子要是听到自己成了先古的圣贤,说不定还要乐呵上还几天不可。可是真正揣摩出了这句话意思的人,才会冷汗淋漓,整个人都不免生出紧张。
首先必须明白秦伯是什么人,秦伯是周太王亶父的儿子,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南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
这便是秦伯让王的典故,且不说这个典故里有没有什么内情,可是孔圣人宣扬只秦伯是至德之人之后,秦伯的江湖地位便开始水涨船高了,这样的人有德啊,连王都不愿意做,宁愿遁入深山,隐世不出。
而当今皇上若是秦伯呢?事情似乎就水落石出了,原本皇上只是跑路了,至于跑路的原因谁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顽皮,又或者是因为一时想出去散散心,总而言之,理由有很多种,可是拿出秦伯来类比皇上的人却给了皇上一个理由,那便是让王……这就是诛心的地方,这就是说,皇帝出走,是因为他人品高尚,德行至高,所以要效仿秦伯,让出自己的皇位,让有能者居之,皇上不想做皇帝了,百官们应该另选高明。
说这种话的人,若说他不是别有用心,那才怪了。
可是偏偏你拿他没有办法,其实这就是读书人刁钻的地方,他要坑你要骂你,一句脏字都不吐,面带着微笑,说不准你还误以为他夸了你一通,等你还没回过劲来,其实已经被他挖坑埋了。
就算有人说这种话,你奈何不了他,他会理直气壮的说,皇上跑了,难道是因为贪玩,你难道诽谤圣上没有天子威仪?皇上跑了,难道是因为要私巡,不顾苍生社稷,效仿那隋炀吗?
这个时候,保准你脸色抽搐,词穷无语。
再者说了,秦伯毕竟是至德之人,这可是孔圣人公认的,说皇上是至德之人,这分明就是夸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