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2 / 4)
谈的又是对倭政策,下面的侍从们难免会有些议论,他们接触国政不少,有些自己的见识和见解这也正常。
王通对李顺的恩宠的确让人咋舌,吃了早饭,午饭和晚饭也是一起吃的,虽说如今皇宫的规矩不大,皇帝经常和臣子们一同饮宴,可对一个参将这般,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各家的年轻子弟在天子身边,一方面学习知识,接受培养,另一方面,也有给家里打听消息的职能,按照规矩,王通贴身侍从有三十二位,各有职司,有的是机要秘书,有的则是武装保护,还有的人负责处置琐事。
能送孩子做这个的人家,在大华富贵序列中,也都是排的上名号的角色,自然要对宫中的风吹草动有个把握,家里也好判断站队。
今日的事情算不得什么大事,随口一提就是,在皇帝王通身边伺候的人下值,也不忙着回家,他们是富贵子弟,俸禄不少,手头也宽裕,随便寻个酒楼饭庄,就将晚饭解决了,天子身边的侍从吃饭,讲究去振兴楼和美食馆,这两个饭庄都是京师第一等的气派所在,东西南北各有分店。
负责琐事的两个侍从平素交好,一同去了振兴楼西城的庄子,别看是负责琐事的,能在王通身边做这个的,都是年轻人中的俊杰人物了,究其家世,那都是显赫异常。
酒楼饭庄的伙计们都是有眼力,能记住人的,看到这二位爷过来,那都是着力的巴结伺候。
这二人也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跟在王通身边久了,也知道该低调谦和,寻了个雅座坐下,点了几样菜肴,温了壶酒,侍从中有一半的人是常设,却也有部分人是轮值,这二位就是明日开始休息,所以要喝酒的。
打发走了伙计,两个人对坐,虽说沉稳,可一来是交好,二来毕竟年轻,这雅间看着私密,有些闲话也就说得多了。
“你看看那李顺,比咱们还小个几岁,如今已经是参将了,咱们放出去最多也就是个守备千户,人和人真是没得比!”
“你老兄脑子坏了吧,和他比,他就算不在倭国立功,这鲁国公的位置你怎么比,没听到吗,他还要三十岁之后袭爵,估摸着三十岁的时候,身上怎么也该有个将军的称号了。”
两人碰了一杯,都是感叹,大华的军制大体承袭明朝制度,但各处主持军务的人却和从前不同,在边关要地设将军,以其所驻扎城市为前缀,比如说西安将军、大同将军等等,总兵位在其下,于军务有专决之权。
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