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火并,又得子(8 / 12)
操营军心愈发的稳定。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十三太保之一的杨承祖,号称是联军之中的骁勇之冠,他当初带着兵马驻扎在汉水的北岸,守备樊城,这个人也是李自成最想收拢在麾下的猛将,可罗汝才被杀的消息传到北岸。
杨承祖的第一反应就是命令手下的士兵做出拔营作战的准备,并且派遣使者来襄阳鼓动罗汝才原来的部下,一起合兵为曹操报仇。到了晚上,襄阳那边的消息传回来,杨承祖知道事情不可为。
斩杀了李自成派来劝降的使者之后,杨承祖率领手下的两万多兵马沿着当日间从沁阳进湖广的老路,一路北去。
崇祯十六年的五月底,襄阳火并,罗汝才及其谋主玄被斩首,麾下大将杨承祖率军北上遁逃。城中火并死伤不过三千,其余曹操营兵马皆为闯王李自成所吞并,至此大顺军中只有闯王李自成一人为主,近百万的大军得到了整合。
大顺几十万兵,几百万民,这下子都是统一到一个体系下面,对上面谁是主人并没有什么异议,大家都是要效忠李自成。
经过这次的火并,流民大军的实力并没有得到削弱,经过整合和统一指挥,变得更有效率,更加强劲。
如果说李自成和罗汝才并存的大顺时代,天下人还觉得这个团体大有隐忧,随时有可能土崩瓦解,分裂火并的话,经过这次没有太大损失的火并,更准确的说法是吞并之后,大顺开始被人正视。
那些有心从龙的士子们开始认为这大顺或许是争霸天下最大的可能之一,最显著的一点是,自从联军进入襄阳之后,许多士子官吏逃亡各处的乡间,等到火并了罗汝才,却有许多人主动过来投靠效忠。
不过这件事却也有个不好的后果,那就是罗汝才被李自成用计斩首,吞并了他手下的兵马,天下的流民势力都是极端的振恐,原本和气异常,号称是仁义第一的闯王李自成居然能做出这等绝户的手段,实在是让人感觉胆颤。
许多想要过来投奔李自成的大股势力,纷纷却步,生恐步罗汝才的后尘,就连在武昌的张献忠都是暗自的戒备,一边忙着成立自己的地方政权,一边却积极的派兵四出,要尽快的给自己找出一条新出路。
湖广地方没有什么天险,张献忠在武昌,等于和在襄阳的李自成之间并没有什么阻隔,双方虽说答应互为奥援,可做到这般的地步,又有谁会把这约定当真,都是表面和气,暗自小心翼翼的戒备。
尽管大顺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