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崇祯十七年初(5 / 10)
这次的枪管要比胶州营制式的火绳枪细很多,看起来也没有钩住火绳的鸟嘴勾。
很少出现在齐国公府的孙和斗还有郭栋都是站在李孟的身旁,看着李孟一枪打完,竖起枪管,拿着一根细长的通条上下滑动几下,然后拿出个两指粗的纸筒,咬破一头,先在药池那边撒了点,然后全部倒进枪膛,又把另外一头咬破,把铅弹放入其中,拿着通条夯实了几下。
又是把纸包的纸团堵在了枪膛的口那边,然后双手把这个火铳平端起来,摆出了射击的姿势。
因为这个火铳的枪管很细,所以没有目前山东制式滑膛枪那么沉重,自然也就不用架上木叉。枪管后端,有个类似于鸟嘴勾的装置,不过却和那鸟嘴勾方向反过来,而且也小了很多。
李孟用右手拇指向后扳开了那个小钩子,瞄准前面的木靶子,勾动了扳机,啪的一声轻响,那个“小钩子”击打了下去。
“嘭”的一声枪响,火铳发射了,出膛的声音比起重型滑膛枪来小了很多,但铅弹在空中飞行的啸声却尖利了很多。
枪口冒出的硝烟不多,射击完毕,立刻有在木靶子后面沟中的亲兵爬出来,查验靶子之后,大声的报数道:
“大帅!八五环~~!!!”
郭栋和孙和斗还有几名工匠都是躬身一迭声的夸赞道:
“大帅神射,大帅神射。”
李孟和站在李孟身后的几名军官,包括侍立的亲兵都是把目光转向了一边的桌子,桌子边上站着一名年轻的工匠学徒,桌面上放着一个沙漏,看到众人目光注视过来,这名工匠学徒有些怯场的回答道:
“这次用的时间比方才那一枪少用了四成。”
在场的军人脸上都有欣喜之色,而工匠的脸上都颇为的得意,李孟用操典中行进持枪的姿势握住火铳,上下动作几下,点头说道:
“这份量差不多也要轻一半,过去几个人,把那靶子搬过来。”
一边的亲兵统领黄平连忙出声吩咐,几名亲兵小跑着去了木靶子那边,把靶子拔出来,又是回来。
这边的一帮人也不顾得什么尊卑的分别,聚在那木靶子周围,看着打中地方,还有人拿着一根竹条朝着弹孔里面探了探,拔出来看看这深度,大家更是啧啧称叹,边上的黄平笑着开口说道:
“没想到这铅弹小了不少,可威力看着还大些的样子,有这样的利器,咱们胶州营更是无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