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郏县和襄城之间(5 / 9)
能在军官的口令中,排着整齐的队列前行,在靠近敌人的时候还能保持着纪律和约束,这是强军才能做到的。
这三千多步卒在靠近靠近车营的阵列边缘时候,每个人的脚步都自觉不自觉的有些加快,谁都知道在这车营阵列的后面,肯定还有防御的部队,会有弓箭、火器,如果自己这边靠近,肯定会被这些远程的火力倾泻杀伤。
面对面的厮杀,没人害怕,最怕的是靠近不到对方跟前,却被对方在那里在杀伤,对人身,对心理的打击都是极大,往往冲不到跟前,整个的队伍或许就要崩溃。
快点跑,到了跟前,就可以冲进去厮杀了,那名都尉大声吆喝着约束队伍,可队伍就好像是前面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一般,越走越快,队形也是越来越散乱。
他们选择的冲击方位是整个“车墙”的中间所在,这里是防御力量最强的地方,顺军和明军作战,向来是选择这最强的一点攻击,往往有一击而溃的良好效果,而且还有仇恨在支撑着他们,仇恨最容易让人无所畏惧。
两百步的距离,已经能看到你对面的厢板的洞眼里面,有枪声和白烟响起,明军的老毛病又是犯了,敌人在射程之外的地方,火器就开始无意义的发射施放,只要是老一套的明军,那就有信心胜利。
“弟兄们,冲进去,冲进去就……”
那名都尉刚刚下达了冲锋的命令,就看到前面的大车阵列,有人撤掉了厢板,露出了架在上面的大小火炮。
胶州营那种炮架和炮车,实际上对锻打和熔炼的技术要求很高,也就是在水力机器出来之后,才开始大规模的生产。
明军的火炮都要挖坑堆土,然后把大炮从箱车上卸下来,还要钉边角等等,这的确是麻烦的很,可再怎么麻烦,毕竟明军在这里是提前的构筑营地,有相当充分的时间和安排,大炮架在中军这里也是应有之义。
顺军和明军发生过无数次战斗,不过顺军的胜利太多了,这种顺风顺水让很多人已经是放松了警惕的心理。
明军的火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容易炸膛,射程不远,笨重异常,炮弹和炮膛不匹配,炮弹总是偏小。
但火炮毕竟是火炮,在集中冲锋的阵型面前,稍微有个角度的火炮平射效果极好,特别是对方冲进了火炮的射程之内。
在这个方向上,明军集中了白广恩和许定国带着的三十门火炮,全部是那种仿照西洋铸造的红衣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