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冬皇(2 / 3)
矛盾之中,想要改变,却又害怕改变,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迷茫、彷徨、无所适从……
所以,他在听到林子轩建议的时候才会感慨,在他想来,林子轩从国外留学归来,应该崇尚国外的文化艺术,这种人他见到过很多。
留学生中言必称欧美,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连月亮也比中国的圆。
没想到林子轩竟然提出用中国乐器来给电影配乐。
一时间,他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他若有所悟。
如果用鲁讯的话来说,那就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于是,周瘦绢把林子轩带到上海大世界来听京剧。
在这个年代,在中国搞民族音乐的人没办法和外国的音乐家相比,社会地位悬殊太大,在外国弹钢琴是优雅,是大师,在中国拉二胡,是卖唱的,是戏子。
不过林子轩想要找到民族乐器的演奏者,只能到梨园行来。
乾坤大剧场每天都有演出,很多名伶都是从这里开始登台,从而崛起走红。
台下从来不缺少观众,京剧如今还是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只有年轻人才会去歌舞厅。
两人在剧场内找到位子,立刻就有卖瓜子小吃的商贩跑过来叫卖,周围观众随着台上的演出喝彩不断,氛围很是热烈。
这是林子轩第一次到剧场看京剧,作为穿越者的他,对京剧没什么兴趣。
他既不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也听不懂台上的戏文,完全不理解周围的人为什么那么的陶醉其中,这就是时代的代沟。
他不好影响周瘦绢的兴致,只好装作认真听戏的模样。
“这是今年刚出台的坤生,年纪虽小,却已有大家风范。”周瘦绢指着台上的一个演员,称赞道。
林子轩看着台上的演员,只觉得这男子个子不高,但颇为俊秀,演唱中气十足,宽广透亮,闭上眼睛听的话,的确有股子说不出的韵味。
他不知道是,所谓坤生,是指女子装扮成男子进行演出。
在一场演出结束后,周瘦绢带着林子轩来到后台。
周瘦绢作为《申报》的编辑,上海文坛的名人,和各大戏班都有联系,如果戏班排演新戏就需要有文人写戏,所以他可以从容出入后台。
在后台,林子轩看着卸下妆容的演员,惊讶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