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开启流行音乐的新时代(2 / 3)
,他对自己的唱功没什么信心,而且这首歌对他来说太古老了。
为了挽回颜面,他想了想,准备唱邓莉君的歌。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如此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一直安静的孟晓冬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来,让林子轩不得不停下来。
对于孟晓冬而言,这是个新鲜的体验。
林子轩唱的歌她都没听过,不过曲调听起来似乎不错,如果不是林子轩唱的那就更好了。
她觉得这两首柔媚的歌应该让女子来唱。
她在戏台上唱坤生,用的是男人的声音,而林子轩唱起来更像是女人,让她忍不住发笑,好在她还记得林子轩是雇主的身份,赶忙收敛笑容,开口道歉。
林子轩还不至于和一个女孩子生气,他觉得是自己选错了曲子。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你知道吧?”他询问道,“下面这首曲子就叫《梁祝》。”
这个故事孟晓冬自然知道,戏班里还有戏文呢,不过她没有唱过。
林子轩哼唱的是五十年代由陈刚和何站豪共同谱写的《梁祝》,他们以越剧的曲调为素材,加入了交响乐和民间戏曲的表现手法。
这是林子轩给《上海假日》准备的配乐之一,无论用古琴还是洞萧,包括二胡都能演奏出非常感人的曲调来。
孟晓冬的音乐水平不错,听得出这是一首好曲子。
两人开始交流。
这一交流,出现了问题。
林子轩对音乐的了解实在是太肤浅了,而孟晓冬不是科班出身,是在戏班里自学成才,没有理论基础。
两人根本谈论不到一块去,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
林子轩觉得他和孟晓冬之间缺少一个真正懂得音乐的人。
几天后,周瘦绢给他介绍了一个人。
此人叫做黎锦挥,湖南湘潭人,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广泛接触过民族乐器。
1916年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活动,提倡新音乐,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动携手共进。
1921年,黎锦挥在上海中华书局供职,主编儿童杂志和儿童读物,着手创作儿歌。
有了黎锦挥的加入,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林子轩把自己想要的音乐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