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明星电影公司(2 / 3)
舍。
1916年4月6日迁入新会舍,并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
从1910年到1920年,十年中该会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并在全国各地建立分会。
1920年7月3日,应国外华侨人士的邀请,上海精武会派了五名骨干成员去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宣传精武体育会的武术事业并协助建会。
在精武历史上被称为“五使下南洋”。
在最高峰时,国内外分会达42个,会员逾40万人。
像这样一个组织林子轩绝不敢轻易得罪。
更何况在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孙仲山亲笔题赠“尚武精神”匾额,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还为该会特刊《精武本纪》撰写了序文。
其实,精武体育会和上海商界的关系颇深,很多商人都会赞助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的学员成分复杂,他们不能光是学武,还要讨生活,给富商当保镖是一条好出路,一些爱国商人身边都有精武体育会的学员。
林家和精武体育会也有关系,这让林子轩有把握说服精武体育会的主事人。
他要拍的是动作片,不是文艺片,不会涉及到霍元甲的私生活,也不会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需要的是励志和热血,影片不会有什么主角的阴暗面,只会宣扬民族精神。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伟光正”的男主角。
在这个时代,就需要这样的民族英雄,而不需要去找英雄身上的缺点。
想必这样的剧本精武体育会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扮演霍元甲的演员最好是真功夫出演,这样还能通过电影传播迷踪拳。
这就需要精武体育会的配合,从中挑选演员,如果由霍元甲的后代出演就更好了。
此时,霍元甲的次子霍东阁主持精武体育会,在1920年受邀到广东精武分会任教,时年二十五岁。
在郑证秋看完稿子后,林子轩和他说起自己的想法,让郑证秋激动不已。
如果真的能由霍东阁来扮演霍元甲,这部电影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能够参与到这部电影的拍摄,他与有荣焉。
林子轩知道事情成了,他郑重邀请郑证秋加盟他的电影公司,一起为中国电影开创出一个新的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