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大买卖(2 / 3)
个是郁达浮,郁达浮在1926年12月离开广州。回到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的事务。
1927年1月,他在《洪水》半月刊上发表了《广州事情》一文。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郁达浮在文中揭露了广州国民政府的种种弊病。
“实际上这国民政府内在左右政治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的伟人,在他们的统治下,广州当然还是没有得到改造的旧社会。”
对于这篇文章,创造社内部分歧严重。郭沫偌和成仿伍都写信批评郁达浮。
成仿伍写道:“我只在这里预告一声,《洪水》将要特别注意选稿,我宁可它马上停刊,不愿它再有此类文字登出。”
郁达浮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觉得有话就要说出来,算得上是一位激进分子。
他在广州待了大半年,看到了各种阴暗面,不吐不快,认为自己没有错。
然而,在北伐如火如荼的当口。这篇文章非常的不合时宜,难免被人抨击。
这应该就是创造社分裂的开端。
林子轩把郁达浮拉去英国,是想让他暂时远离这个舆论漩涡,等事情平息下来再说。
他欣赏郁达浮的直言不讳。因为他自己做不到如此毫无顾忌,如此不虚伪。
林子轩清楚自己无法成为鲁讯和郁达浮那样的人,但不妨碍他保护郁达浮。
进入三月份,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北伐军分三路进攻上海和松江,由宜兴包抄苏州。由宁波夺取浦东。
租界拉起铁丝网,全面封闭,只留有几条通道,没有通行证严禁进出。
3月12日,上海各团体举行临时市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临时执行委员会。
提出组织市民代表会议,受国民政府节制,接收上海政权,建设民选市政府。
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暴动,北伐军进驻上海。
3月22日,下午2时,西门公共体育场举行上海市民欢迎北伐军大会,50万人出席。
至此,这场在上海周边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上海的出版行业做好了准备,在3月29日带着大批图书前往英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正是在这一天,宋子闻来到了上海。
他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