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疯狂的采购(2 / 4)
努力提高战士们的文化水平。没有文化,以后很多的技术兵器可就都玩不转了,同时硬性规定,想担任各级指挥官,文化知识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下这些大老粗可是遭了罪了,空有一身力气,这文化可不是有把子力气就能学会的。整个军营又开始热火朝天、沸沸扬扬起来。
有了德国人的慷慨,周雨轩也没客气,毛瑟1888德军的采购价大概是四十马克,折合不到十两银子,周雨轩一口气订购了五万支步枪,三千挺马克沁和一千门克虏伯火炮,子弹炮弹自然是多多益善。同时订购了煤矿、铁矿的采矿以及一个小型钢铁厂和兵工厂的全套设备。面对近四百万两银子的巨大订单,诺依曼顿时大脑停摆,哆嗦着开始换算这要折合多少德国马克,以及按照德皇的承诺自己可以从中提取多么大的好处。当最后的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可怜的诺依曼又一次被巨大的幸福击倒了。所有采购军火将在两年内运抵,机械设备将在一八九三年的夏天来临之前完成安装和生产。所有的货款将在四年内偿还,每年支付一百万两。周雨轩又决定额外支付二十万两银子,让诺依曼招收各种技术工人到中国来工作。当然这么大的动作之后,周雨轩又赶紧给盛京、吉林和黑龙江将军那里各塞了五万两的银票,打好了招呼,自己这是在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忙乎呢,可别多想。
既然德国人答应提供矿山机械,那就得赶紧找矿了。周雨轩可知道,东北这嘎搭地上地下都是宝啊。在部队和各保安旅召集有探矿开矿经验的战士,人手不够就直接招工,银子都送出去了,大张旗鼓的招收人手也不会有人反对。把这个事情又扔给了王殿文,又圈定了找矿的范围在温登窝集和阿勒哈窝集,也就是后世的鹤岗和七台河地区。
这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可周雨轩也没找到所谓的消费的快感,还好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东北三省的农工商个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收了近五百万两的银子,要不然就真的入不敷出了。还是没钱啊,周雨轩恨恨地在想,这个时代,清朝每年的收入在一点五亿两白银,这要是把这么多钱都给了我,我要建钢厂、军工厂、造船厂、飞机厂、坦克厂。。。该死的满清,就知道糟蹋老百姓的钱,一点正事都不干。
事情都安排出去了,就等着德国的设备和军火到位了。周雨轩一闲下来,还真有点不适应,开始在军营里四处转悠,看着战士们在德国人的教导下一天天成长,心里美啊。又随手定下了制度,教导师的战士,以三个月为期限,进行轮换,机枪和炮兵半年为期进行轮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