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小松宫彰仁的逆袭(3 / 4)
。防线后面的清军,先听到了炮声,有看前面的清军跑了回来,各营的将领也纷纷骑马狂奔,哪里还不知道应该干啥,都跑吧。
九月十八日,日军冲破大沙河防线。二十五日,占领营口、海城。二十八日占领辽阳。二十九日,日军经过了一天的休整,沿辽西走廊向锦州移动。
小松对部下的行动还是很满意的,十天转战近千里,击溃清军数万人,进展非常顺利。等占领锦州后,前出山海关,攻击到永平、遵化一带,清国就该求和了吧,这次作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要快。盛京一带的清军已经溃不成军了,要一直驱赶着他们到清国的首都去。一旦大清把中原腹地的军队调动过来,陷入了僵局,不用打,耗上一段时间,帝国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一定要快。想到这里,小松下令,第二军以最快的速度攻击前进,占领锦州,第三军掩护第二军的后面,注意收集各种作战物资。现在已经不能指望国内提供补给了,只能就地收集了。
周雨轩也看不下去了,决定再帮这个朝廷一回,否则等这股日军流窜到京师附近,估计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情形就要提前上演了,满清会答应比庚子赔款更过份的和约吧。二十九日,周雨轩回到了军营并下令让参谋部制定一个介入这场战争的方案,同时,两个骑兵师、三个步兵师向锦州方向靠拢,准备和日军交火。
等了一天,参谋部的计划还没有送来,周雨轩有些着急了,自己先去参谋部吧,看看这些德国人都在干什么。鲁登道夫可没有着急,见周雨轩走了进来,微笑着问道:“周,如果你来制定计划,你准备怎么来进行这场战役呢?”
周雨轩看了看地图:“现在日军两个军已经拉开了距离,第三军落在了后面,我觉得可以让两个骑兵师快速插到大凌河一带,切断两个军的联系,三个步兵师在后面进行包抄,给第三军包了饺子。”话音未落,参谋部的德国军官们鼓起掌来,鲁登道夫说道:“周,你是个天生的军事家,你的意见和我们做出的计划基本是吻合的,看来你并不需要我们这些人的协助。”
周雨轩有些好笑,这种大范围的穿插包围可是当初志愿军在朝鲜时常用的战术,志愿军也就是用这个战术把美国人打得节节败退的,自己照搬了过来而已。既然大家不谋而合,那就动手吧。这场战役的关键是两个骑兵师要承受来自第一军和第二军两个方向的压力,如果坚持不下来,让两个军汇合了,成为一个六万多人的大集团,这仗就没法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