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奈的结局(1 / 5)
当周雨轩了解到俄军的总兵力只有五万人的时候,随手把情报放在了一边。首先找来了张康仁,让他把清廷割让东北和俄国入侵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并通电全国,同时附上东北自治政府准备抗击俄国入侵,准备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告全国同胞书》。最后,周雨轩写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
然后吩咐把两个骑兵师调往鹤岗地区,耿彪担任前敌总指挥。顺便让张作霖给耿彪带了几句话,一是要注意伤亡,二是要注意使用壕沟和铁丝网,三是要多抓俘虏。东北正大搞建设,缺劳力啊,雇人那得花钱啊,俄国大汉,人高马大的,多好的劳工啊。感情周雨轩也没把这五万人当回事情,直接认定俄国人是送劳工来了。
作为老东北军的骨干分子,耿彪也觉得有点憋屈。和日军作战,五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唯一没有参加战斗的就是他的老一师。耿彪也知道,这不时周雨轩不相信他的部队的战斗力,实在是鹤岗作为东北军的工业和经济命脉,实在是太重要了,让他守卫这里,是对他的信任。可看别的部队打得热火朝天,这心里痒啊。不过也算是公平,俄国人找上门来了。而且这次军长也没多做安排,就把两个军加两个骑兵师交给自己了。耿彪明白,这是军长要考验自己一下,一定得打得漂漂亮亮的。于是吩咐召集各军、师长召开战前会议,自己先核计上了。
人很快就到齐了,耿彪看看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俄军的情况,就开始布置作战任务。其实也真没什么好介绍的,十四万对五万,再打输了,不用周雨轩说话,耿彪自己就得找块豆腐撞死。不过要想减少伤亡多抓俘虏,就得好好布置一下了。
耿彪先点了自己的老一师:“王得力,你带领一师,把机枪和重武器都留下,战士轻装,只携带轻武器、弹药和干粮,快速前插到太平沟一带,与俄军发生接触后,先把老毛子打疼了,让俄军咬上你,然后你再把俄军领到鹤岗的阻击阵地。记住要注意分寸,败也要败得象,一些乱七八糟的装备什么的该扔点就扔点,回来的时候狼狈点,等你到鹤岗外围的时候,阻击阵地应该已经完成了,你和二师汇合,堵住俄军,不能让俄军再继续前进。”
“王致远率领二师在鹤岗城外构筑阻击阵地,注意使用铁丝网,把阵地修得结实点,一师撤回来之后,你负责指挥这两个师阻击俄军的正面。炮一师摆在你们阵地的后面,能不用就不用,老军长吩咐要多抓俘虏。”
“王有德率领三师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