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反攻的序曲(2 / 4)
尽管对俄军的两场战役都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但两万多人的损失仍然让周雨轩觉得十分的心痛,尤其是后期在围歼基谢列夫集团时炮兵的受挫,让周雨轩有乐一些危机感。幸好经过了近半年的消化和吸收德国人在火炮方面的经验,加上周雨轩不时把后世的一些兵器知识提纲携领地给大家进行一下灌输,目前沈阳军工厂已经可以生产10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射程在6公里左右,MG42气冷式机枪的研制也到了收尾的阶段,正在进行各种环境的测试,很快就可以投入生产。周雨轩批示,新式机枪要尽快大量地生产,同时成立单独的专门生产火炮的工厂大量生产并尽快武装部队,应着重发展口径105口径以上的榴弹炮。
经过了这场对俄战争的洗礼,年轻的中国国防军经受了考验成长了起来。现在俄军在远东一共就有在海参崴的五万军队,再让耿彪这群虎狼之师干呆着也不时个事情,于是调一军五军到宁远、葫芦岛一带休整,尽快补充兵员,恢复战斗力,尤其是一师,要尽快重建,幸存的三百一十八人除了周破虏在伤愈之后派到德国学习,其他人都作为骨干保留了下来。九军、十军到鹤岗、七台河一带布防并抓紧训练工作。骑一师和骑二师到喀喇沁地区休整,并进行扩军,由贡王提供兵员,以两个骑兵师为基干,扩充为两个军各三万人。第七、八两军在秦皇岛一带进行休整好训练并补充装备,这段时间周雨轩又从内蒙等地征集了不少的马匹,分发到辽西的各个军,提高了炮兵和机枪小组的行动力。
贡王这几年发展得相当快,尤其是在队日作战中,东北军缴获了大量的日军和清军的装备,除留下一部分武装预备役部队之外,约有近二十万之步枪被送到了草原上来。凭借着周雨轩的支持,贡王父子已经收服了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察哈尔、伊克昭、乌兰察布等盟的蒙族人,内蒙49旗已经大部分归顺到喀喇沁王爷的旗下。以此为基础,贡王已经武装了十八个骑兵师,分布在内蒙各地,并早就向周雨轩表示要合并到东北自治政府中来。考虑到目前还不想过份刺激到满清,周雨轩就没有答应贡王的请求。这次把两个骑兵师派过去,一个是要扩军,另一个就是要提高一下贡王的实力,毕竟以后向外蒙进军,这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清廷对俄军的战败显然缺乏准备。在得知俄国的十五万大军进入东北后,世铎也统帅清军向驻守在昌黎的第二军发动了攻势。尽管清军人数众多,可惜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战斗力差得很。刘一炮带着第二军堵住清军的去路,根本就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