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突击(4 / 4)
路费,想当兵的只要身体条件合适的暂时集中起来编成一军,日后慢慢再做处理。聂士成和马金叙也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这位东北自治政府的总统,和所有人一样,久经沙场的两位老将军对周雨轩的年轻十分惊讶。周雨轩自然是力邀两人在国防军中效力,只是聂士成一再坚持要回乡种田,周雨轩对这位历史上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自是不舍,就派了一个班的战士做为随从,让两个人这段时间先在东北游历一番,回来之后再做商议。见过了二人,周雨轩又想起一位老人,于是写了一封书信,让警卫团的王大宝送到保定的北洋大臣衙门,交给李鸿章。自己到没有要收服这位清末的权臣的想法,只要这位北洋集团的首脑人物不来振臂一呼给自己添麻烦就行了。
十一月十日,当第一、四、五军已经扫清了北京外围的据点,在城外展开的时候,周雨轩和耿彪出现在设在大兴的前敌指挥部。事态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尽管清廷已经电令各省的总督、提督北上和东进勤王,可响应者寥寥无几。陕甘总督长庚调动了仅有的三万人马,兵出西安,五天里走了一百多公里,也算是做了个姿态,其他几个总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谭钟麟等人,连口头上声讨叛军都省略了,都在静观事态的发展。
周雨轩也没有着急,让刘五魁那边先围起来,别让天津守军突围就成了,北京这边也一样。两个重镇,都是文化古都,从城墙上拆一块下来到后世都价值连城,打烂了自己心疼啊。记得当初看大决战的时候,伟人说一个围而不打,一个打而不围,就是要和平解决北京。天津自己是围而不打了,那个打而不围的是张家口吧?现在已经是贡王父子的掌握之下了,连打都省了。
清廷这时已经乱了套,世铎的四十万人,一天之内就溃败了,这样的结果不但出乎清廷的预料,连周雨轩都事先缺乏估计。被压制的帝党入翁同和直流自然不会天真地认为,周雨轩是为了救出软禁在瀛台的光绪才兵临城下的。失势的一群倒霉蛋怀着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情看着台上的人如何应对,心思活泛点的已经开始派人跟城外联系,弄个拥立新王的功劳之类。
慈禧等人更是自觉大祸临头。这位老佛爷一天走马灯似的传唤几个军机大臣和铁帽子王爷,神经质地总嘟囔着:“我说要西狩你们都不让我走,你们就是想害死我,就是想把这江山给了汉人。”弄的众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触恼了这位太后,掉了脑袋。商议了好几天,谁都没什么好办法,只好搬出了老套路,求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