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平定西南(一)(3 / 6)
心不?”
曹锟缩下身去,小声嘀咕着:“我也是为了大家好,随便说说而已,干什么发火啊。。。”
冯国璋这时打断了曹锟的话:“我看咱们把炮师和马克沁等装备留在后面,让商德全、田中玉、张怀芝带着,沿大巴山先到安康。然后南下到奉节上船走水路去重庆。大队轻装后直奔巴中、广安一线南下重庆。然后在南下遵义、贵阳。”
王士珍看了看地图,说道:“到了重庆我们分兵,南下的路会好走一些,华甫带着十三军和三个炮师去遵义、贵阳,我和芝泉带着十一、十二军沿长江、金沙江去云南。”
段祺瑞一拍桌子:“就这么干了,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咱们老北洋的到底能不能翻过身来,真正让人挑大拇哥,就看这一把的了。我先把话搁到这,拿不出点狠劲来的,就赶紧回家抱老婆孩子去,别给咱们丢脸!”说完还特意看了看曹锟。
七月二十日,十多万人马进入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巴山蜀水之间,这支脱胎于满清、北洋的旧式军队,也在这段令人难忘的艰苦行军后,淬炼成为一只真正有战斗力的队伍。在从汉中完成了最后一次补给之后,部队直接翻越了大巴山。在付出了非战斗减员近六百人,还有近五百人当了逃兵之后,到达巴中。休整一天之后,沿巴河南下达州,又沿巫河到达广安,最后八月二十七日,在重庆守军目瞪口呆的注视中,这支有些衣衫褴褛的队伍从大山深处钻了出来,并包围了重庆。一个月里,在完全没有道路的高山大河间走了六百多公里,携带着大量的军事装备,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以雷霆之势冲向重庆,解决了为数不多的守军,日后这段传奇般的行军被当作长途奔袭的典范战例载入了各大军校的教材。
张作霖和汤玉麟入川的旅程也不轻松,在甘肃南部嘉陵江地区进入四川,先是占领了广元,然后按原计划要进入了剑阁古道,到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隘口,骑兵的优势根本就无从发挥出来。从广元经绵州到德阳,一路上小打小闹的战斗几乎天天都有,让这些爬山越岭苦不堪言的骑兵们在行军之余也算是有些事情可做,两个骑兵军走了一个多月,终于进入了四川盆地,八月十五日,张作霖到了成都城下。
两支骑兵绝大部分人都是北方或是内蒙的汉子,让成都的温度折磨得都不行了,一个个光着膀子汗流浃背。本来还有些军官要大家注意军容风纪,结果两个军长大骂“妈了个巴子地,人都要热死了,还管这些虚礼干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