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江山大一统(5 / 6)
一定数量的重武器,地方民兵预备役在五百万以上。
各大军区在三年内完成扩军、整训、换装。西南军区目标为进军西藏,蒙古军区将向外蒙进军。在华南军区抽调老兵组成一个教导师开赴台湾,在台湾的嘉义地区成立国防军夏季丛林训练营,主要针对华南和西南各部队进行丛林实战训练。在全军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士兵组成两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还有刘一民的特种大队,过去先给陆战队做做教官。这些部队,与教导师一起开赴台湾,驻扎在基隆和高雄。原本根据马关条约日本还在台湾驻守了一个旅团,结果三个师的精锐一到台湾,小日本连渣都不剩了。
等忙完了这些,唐绍仪来找自己了,这一年打仗军费花了两千多万两银子,这也就罢了。周雨轩提出的教育、工业、整军计划,让这位大管家的口袋快空了,过来和周雨轩商量对策。周雨轩也没什么好办法,想了半天,出了两个主意,一是通过中央银行,向国内外发行国债;二是在投资工厂、铁路、矿产的时候,可以吸收民间的资本入股。唐绍仪又找来潘斯炽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第一期国债将发行二十亿华元,用于对教育、工业和扩军的启动资金。
十二月初,五年期国债在银行的各个网点发行后,反应十分枪手。很多老百姓并不是要靠这个来赚钱,而是觉得手里有了富余钱了,现在国家需要钱,向百姓们借点,哪有不借的道理。加上报纸上也一个劲地宣传购买国债是爱国之举,自然踊跃认购。江苏的大富商张謇联合江浙各地的商户,通过中央银行一次就购买了五亿华元的国债。周雨轩在接见张謇为代表的江南富商团体时,对他们的爱国热情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在轻、重工业上加大投入,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
南洋等地的华人对中央银行只在国内发行国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一致要求在国外发行,并要求发行大面额的国债。中央银行请示了周雨轩后,特意在南洋地区发行了五亿华元的特别爱国国债,结果马来西亚的爱国华侨黄子光、黄子文的黄氏家族联合当地的李、陈两家就包下了所有的五亿国债。在此之后,周雨轩特意让中央银行印制了五张面额为一亿华元的国债,亲笔题写了“海外赤子,商业报国”八个字,送给黄、李、陈三家换回之前所购买的债券。这五亿华元的国债一直没有被兑换过,被三个家族当作传家宝一直保存了下去。由于南洋华人的爱国热情,中央银行先后在南洋地区发行了近二十五亿华元的国债,而这些国债到期后,大多没有被兑现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