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科技是第一战斗力(3 / 4)
大马力的发动机,同时争取让10-15吨左右的拖拉机能到达时速30公里左右。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拖拉机要那么快的速度干什么呢。
在大连造船厂,正在铺设龙骨的两条战列舰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周雨轩把技术人员召集到了一起,询问是否可以生产更大排水量的战列舰以及商船。在经过对德国提供的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后,在对舰船的设计和建造上,这些人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风格,只是在实践上还缺乏经验。周雨轩对此倒是很大方:“既然是学习,那就没有不交学费的。我希望大家多设计和建造几条战列舰和商船。成功了我们就可以走出我们自己的路来,不成功,也只当是交了学费,给钢厂多了一些生产原料而已。从今年开始,两个万吨级的船坞,一个用于生产已有型号的战列舰,另一个就专门生产你们设计的试验性的舰船,经费不够,找詹天佑,让他找我,我给你们批,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迈出这一步。这第一步不妨迈得大一些,我觉得可以定在三万到三万五千吨级的战列舰或是商船上,我预祝大家成功,就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了。”
在葫芦岛的秘密潜艇基地,约翰霍兰已经成功研制了一艘试验潜艇。这艘潜艇在水面航行时采用汽油发动机推进,在水下航行时用电动机,蓄电池用完后使用汽油机对电池充电。潜艇还安装了鱼雷发射装置和小口径的加农炮。周雨轩饶有兴致地进去参观了一下,这艘潜艇已经很接近现代的机械动力潜艇了。周雨轩又和研究人员讨论了一下潜艇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内外双壳的设计思想,同时更换更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和功率更大的电动机,鱼**应该前四后二,排水量应该在1000吨左右。同时提出使用过氧化钠等化学药剂净化空气和高性能的铅酸蓄电池等研究方向。
看着年近六旬的藿兰,周雨轩突然想到,这位现代的潜艇之父好像去世得比较早,于是找来基地的司令,命令给藿兰配备专职的私人医生,藿兰每天的工作量由私人医生来决定。突如其来的关怀以及所代表的器重的荣耀让这位老人有点不知所措。在美国自己的研究无人问津,来到中国,不但所有人对自己言听计从,还对自己关怀有加,藿兰激动了半天,突然说道:“总统先生,请批准我加入中国国籍。”周雨轩大笑着拥抱了一下藿兰:“欢迎你,我的同胞!”
回到中国科学院,爱迪生的灯泡在周雨轩建议使用钨丝之后,已经开始了实用化的生产,目前正在进行建筑用的水泥和蓄电池的改良工作,周雨轩过去简单地看了看,根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