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与熊共舞(八)(4 / 4)
诺夫踏上了自己的归程。
1905年春,乌克兰的农奴爆发了最大规模的骚乱,这让本来就闹着饥荒的俄国雪上加霜,已经征集的两百万军队因为缺乏武器和补给,在愤怒的农奴面前节节败退,更有大量的士兵加入了农奴的队伍当中。当这支起义军攻陷了乌克兰的首府基辅之后,尼古拉二世面对又开始活跃起来的东线战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古奇科夫再次与中国方面接触,并开始商议释放俄国俘虏并归还武器的可能性。最后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之后,双方签署了协议:以勒拿河到贝加尔湖一线作为双方最新的国界,中国释放被俘的四十五万俄军并归还武器,至于海军的舰只,中国方面表示已经回炉炼铁,无法归还,俄国在国内外的压力下也只好作罢,只是要求中国方面尽快释放战俘并归还武器。
不是有应该有五十几万的战俘吗?原来事先周雨轩命人进行了甄别,凡是向加入雇佣军的,并且身体健康、军事素质比较好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中国有着一定好感的近十万俄军被挑了出来,加入了张怀仁的雇佣军部队,剩下的大概四十五万人回到了俄国。
有了这批军队的加入,乌克兰迅速恢复了平静,乌里扬诺夫同志也得到了指示,近期只能发展自己的同志,积蓄力量,还没有到可以进行暴力革命的时机。乌里扬诺夫面对大好的时机,自然是不肯就范,不过在李青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终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乖乖按照李青的指示去做了。
德国对中国与俄国的谈判相当失望,不过也不好说些什么,毕竟双方没有签订什么军事协议,同时对俄作战中完全是中国方面独立在进行,所以威廉二世在私下里发泄了一下对周雨轩的不满之后,依旧对东方自己这个潜在的强力盟友充满了期待。
完成了对俄作战之后,蔡锷等人的十个军回到了东北,鄂毕河一线的防务交给了张作霖和张怀仁的部队。周雨轩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块大概近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现在还仅仅是不毛之地,可几十年后,这片土地上丰富的矿藏会让中国的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在周雨轩刚刚松懈下来的时候,王大宝找到了自己报告说:“总统府外有人求见,还送来了这个。”说完把一张带着血迹的国债凭证。
周雨轩接过来一看,是一张面额一亿华元的国债凭证,上面还有自己亲笔题写的“海外赤子,商业报国”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