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保定筹谋(中)(2 / 4)
后管着,大清也离不得他湘淮军撑着,要是皇帝一意孤行哪个都不要,那么其结果也就是亡国之君。什么“顽劣乖张”,什么“意气用事”这哪是在说皇帝呀,这语气分明就像是在教训个后生,也难怪满清皇族们看湘淮军都不是怎么太顺眼了——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让皇帝被骂,而是因为他们身为皇帝的叔伯却没能力骂皇帝。
见李鸿章这么发话了,张树声立马知道了该把沈哲归哪边,放下顾忌。“皇上虽然顽劣但并不愚钝,当年辛酉政变的时候,皇上年幼,却也已经是可以记事的年纪,即便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回忆起来,也未必想不明白。皇上倾向清流已是人尽皆知,这次选后又有意与西太后相抗,选上了当年襄赞政务大臣端华的外孙女……”
张树声这话当然不是说给李鸿章听的,关于皇帝亲政的对策,他们刚刚已经讨论过了,李鸿章能了解到的京城事态比他要多得多,也要深得多,张树声此举无非就是想顺着李鸿章的意思,考考他的这个生力军,看看湘淮后代有望还是无望。本想着,话都说到这份上,沈哲还能不知道湘淮军处境岌岌可危,就是一时拿不出对策,起码也该表现得沉重些。可是没想到,他张树声这厢话音刚落,沈哲那边已经大笑了起来。
“世叔,您忧虑得太远了,新皇后是当年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又如何,即便那是端华的孙女,端华也活不过来。皇上偏向于清流不假,但要是捻贼又起,皇上能指望清流上战场杀贼吗?西洋人要和谈,皇上能指望他们和洋人谈判吗?所以虽然清流时不时地就喜欢弹劾咱们一下,弄得人很别扭,但他们说白了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墨客,就算是咱们湘淮把实权送给他们,他们也抓不住,到头来还是得仰仗义父。再者说了,皇上亲政,这朝野上下却全是太后的人,皇上想做的不一定能做,不想做的,也不一定不用做。说句不该说的,皇上要真想完全由着自己的意思来,除非和太后站在同一立场,要么,没个六七年,基本上没可能。”
沈哲对自己的一番大论还是说比较满意,他对国内的局势了解的不多,更别说是在李鸿章面前班门弄斧,不过至少,他还是可以保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他要说的还远不止如此。
“振轩,看来瑄瑜的想法与你的不谋而合。”李鸿章这话虽是对张树声说的,眼睛却是淡淡地看了沈哲一眼,略微点了下头,面部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但沈哲还是从李鸿章的眼底看见了那点隐藏极深的赞赏,特别是叫张树声的字的时候,甚至还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