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东瀛之石(2 / 12)
丁大帝的承认,成为了合法的宗教,总而言之,人家也是过过苦日子的,雍正皇帝当年不过只是把几个基督教堂改成了天**,充其量不过就是没收了房产限制了自由,远的比起当年的罗马可谓是和风细雨,近的比起日本德川幕府对天主教徒的血腥镇压那也是属于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样的“怀柔政策”知道的是明白皇帝生气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清廷跟他们客气呢,无论是国内的传教士,还是海外正对这片热土翘首以盼的基督徒仍然对神秘的中国抱有浓厚的传教热情。
西方世界的信徒们或因为被马可波罗的游记忽悠,或是为了将上帝的福音播洒向全世界,仍然前赴后继地开向此时此刻对他们来说和风暴角的激流,尼斯湖的水怪一样深不可测,福祸难治的远东。
而这许许多多东渡的传教士之就有一位来自葡萄牙的没落贵族。
葡萄牙本来就是一个航海国家,除了对于宗教的热忱,这位葡萄牙青年之所以选择远离故土家乡,前往神秘莫测的东方世界,应当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基因中继承者葡萄牙人长期与海洋搏斗的冒险精神。
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此时的葡萄牙虽然没有一蹶不振,但是和后起之秀的英法甚至是荷兰相比都已经不复当年开辟新航道时候海上霸主的地位,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是好歹也当过几年大国,这冷不丁的又重新沦落成欧洲大陆上的“二等公民”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而这位热爱祖国的葡萄牙青年,因此,家道和国运一样衰落的他,终于踏上了前往远东的商船,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寻找祖先当年长风破浪的荣耀。
因此,这位葡萄牙青年虽然打着耶稣会的旗号,但是他并不能算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而只是欧洲随处可见的一个普通的基督徒而已。
到远东的道路自然不会是一帆风顺,大海总是这样,表面看起来平静,内力却暗涛汹涌,想当年唐朝之时,鉴真和尚光渡一个日本海就林林总总过了六次才过去,另外还搭上了自己的一个徒弟,而自个儿的一双眼睛。
如今的航海技术自然不是当年中国唐朝时候的帆船可以比拟,但是这过的也不是一个下场的日本海,而是要绕整个非洲大陆和亚洲南部一圈儿,在这条航线上赔上身家性命的人又何止千百,这趟航线虽是已经被欧洲的商船来来回回走的精熟,但恐怕任谁都不敢说这条路万无一失。
这位葡萄牙青年经历了九死一生,终于见到了他儿时就已经在书本上熟知的远东热土,当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