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东瀛之石(5)(2 / 9)
便他是从天朝上国派来的,代表大清的朝廷甚至是紫禁城里的皇上的使臣。
尚帧实在是从他的身上看不见任何来自历代使臣的影子,要是说年纪问题,倒不是说作为一个使臣不可以年轻,北宋末年,当时还是康王的九皇子赵构,代表父兄前往金营进行谈判的时候,也不过就只有十九岁的年纪,但是谁也不能说他是不够资格的,因为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是皇帝徽宗的亲儿子,太子钦宗的亲弟弟。
可是这次来的这位年轻的使臣,早在这位使臣来之前,尚帧就已经得知这位将要来访的使臣,姓沈,非但不是皇亲国戚,八旗子弟,甚至都不是一个满人,虽然尚帧也清楚,近十几年来,大清上国政治结构的内部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两股被称为湘淮党的汉人势力,却带了满洲宗室在大清的朝堂之上大放异彩,而这个少年,很有可能是从属于这支势力,但是在尚帧的心中,臣就是臣,不管怎么位高权重不过就是皇帝的鹰犬而已,永远不可能和大清的皇室站在同等的位子。
而这个少年的到来似乎又并不是偶然,他尚帧虽然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但是认识这个年轻人官服上的补子,是正四品的官衔,算不得是位高权重,但好歹也勉强算得上是大清帝国的高级官员,按照以往的例子,琉球国在大清上国的眼睛里,大概也就是只配得上这么一个水平,即便是前朝明朝的时候,尚氏王朝正处在最巅峰的时刻,明朝派来的使臣也不过就是一个从二品而已,就这还把当时的琉球国国王感动是痛哭流涕,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迎逢供奉终于讨得了“干爹”的另眼相待一样。
不过官职这种东西可以现封,临时给个任务,临时也可以把关就给封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又或许,是大清如今的皇帝也是年方弱冠,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因此轻视了琉球国。如果真的是轻视的话,那尚帧觉得自己倒是可以长松一口气了,如果能够轻视的话,自然就没有敌意,那他尚帧也可以权当那十几艘的军舰是摆设了。
不过很快尚帧就发现自己想的是太简单了,先是他在大清上国留过几年学的儿子尚劼附在他耳边说,这个看次一副世家公子腔调的少年就是近几年在京城里声名鹊起的天子侍读——沈瑄瑜。
尚帧据他的儿子尚劼说,这位小哥出身湘淮党,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洋务派,在大清上国的圣母皇太后和皇上的面前都非常得脸,本来是要在广州丁忧的,可奈何人家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才丁忧了不到半年,就被朝廷夺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