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涯孤旅 (1)(4 / 23)
岛一周,炫示这一武力占领。卫月3O日,伯麦照会中国当地驻军大鹏协副将赖恩爵,把大清国钦差大臣琦善在义律的压力下答应“代为奏恳”、既未签字画押也未经两国政府批准的谈判内容说成既成事实,“照得本国公使大臣义,与钦差大臣爵阁部堂琦,说定诸事,议将香港等处全岛地方,让给英国主掌,已有文据在案。是该岛现已归属大英国主治下地方,应请贵官速将该岛各处所有贵国官兵撤回;四向洋面,不准兵役稍行阻止,难为往来商渔人民。”2月1日,义律和伯麦联名向香港居民发布告示,“是尔等香港等处居民,现系归属大英国主之子民,故自应恭顺乐服国主派来之官。”
代表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正式攫取香港的有功之臣璞鼎查被女王授予巴斯高级爵士勋位,并出任香港第一任总督。“每当我在这块优美之地多留一小时,就越发感到获得这样一块殖民地实为必要,也为一件快事。”他曾这样说道。
英国占领香港十七年后,又一支远征军在额尔金勋爵的率领下到达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借口是中国水师在广州海珠炮台附近搜查了一艘走私船“亚罗”号,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指责中国水师登上英国船捕人,并且扯下了英国国旗。而实际上“亚罗”号是一艘在香港注册的中国船,注册已经过期,而且在船头上所悬挂的只不过是一面普通信号旗而已。莫须有的借口竟然引发了一场大战,英国人的真实目的在于从中国夺取更多的土地和利益。这场战争从广东一直打到北京,大清国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并付之一炬,大火三日三夜不熄,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咸丰皇帝仓皇避难热河,由他的六弟恭亲王奕訢于1860年10月24日和额尔金签订中、英《北京条约》,除了八百万两白银的赔款等等之外,一个重要的条款是把两广总督劳崇光已经租给英国的九龙半岛南部改为割让:“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事后,奕訢向道光皇帝报告说:“查九龙司地方,据该夷声称:已经两广总督劳崇光批准允租,则与给予无异。但事实无据,何可尽信?惟其地与香港毗连,系海口余地,非内地要隘可比……”就这样,又一块国土被作为“海口余地”轻易予人了。
1861年1月19日,英国驻华全权特使额尔金、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香港总督罗便臣夫妇和驻港英军两千人在九龙举行了隆重的授土仪式,大清国由新安县令、大鹏协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