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潮涨潮落 (1)(22 / 23)
涉及任何具体事例,却字字句句都打在林若翰的心上。作为一位牧师,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被人们看作“传教士”,而刻意塑造自己大智大慧的“学者”形象;作为一位“汉学家”,称赞他是“中国通”就是最高评价;作为一名英国公民,肯定他对祖国的忠诚就是最高的褒奖。这三点,是他自己最看重的,都被总督注意到了,而且给予了充分的评价,总督真是英明啊,刚刚上任就对一个本来陌生的人了如指掌!
“感谢总督阁下对我的赏识,”林若翰激动得心脏都发抖了,“我已经将近六十岁了,愿在有生之年,竭尽全力为总督效劳!”
“很好,谢谢你的合作,”卜力捋着自己的小胡子说,“我刚刚来到这个地方,非常需要各方人士的支持和配合。目前,我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接管新租借地。你在香港生活了三十八年,一定知道,我们展拓的界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天然良港和旋泊地,它对本殖民地日后的经济繁荣和安全保卫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是的,阁下,”林若翰附和道,“那是一片具有极大潜力的土地。”
“但是,我们要接管的不仅是土地,还有那里的十万居民。”卜力接着说,“根据我的经验,要驯化殖民地的那些有色人种,其困难程度不亚于让非洲原始部落放弃他们的偶像崇拜而信仰上帝。骆克先生曾经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对那里进行调查……”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看了骆克一眼。
“那是在8月份,”骆克接过总督的话头,对林若翰说,“当时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去,可惜你恰恰不在香港……”
“是的,骆克先生,我当时到北京去了。”林若翰说,他想起倚阑说过,骆克先生在8月初曾经到翰园作过一次“礼节性拜访”,现在才知道那拜访其实是有目的的,“请问,是需要我向新租借地的居民布道吗?”
“不,不是,”骆克笑笑,说,“最迫切的并不是帮他们建立信仰,而是如何管理他们。为此,我在炎热潮湿的季节对新租借地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当时深感人手不足,非常需要会讲汉语、熟悉中国民情的人做我的助手,首先就想到了你……”
“真是对不起,骆克先生!”林若翰说,想到劳而无功的北京之行耽误了这件大事,不禁懊恼不已,“我为自己失去了这次为你效劳的机会深感遗憾!”
“你倒不必遗憾,”卜力总督把话题重新接过去,“在接管新租借地之前还有很多事要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