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圣土遗民 (1)(2 / 23)
惠从餐厅里走出来,轻声问道:“小姐,要不要先给你和易先生……”
“不,还是等dad回来再开饭。”倚阑毫不犹豫地答道。当年那个在寮棚里默默地等着阿爸回来的细女,来到翰园的十四年,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总要等到dad回来,才一起用餐。
“当!当!当!……”客厅里的自鸣钟敲响了八点,翰园主人还没有到家。
“翰翁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易君恕坐不住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哦……”倚阑倏地站了起来,心里突然惶惶不安,“易先生,我们出去看看!”
“小姐,不用了,”阿惠说,“宽叔已经去迎牧师了,不会出什么事的!”
易君恕和倚阑已经离开了餐桌,阿惠的劝阻没有什么作用,他们还是要去迎一迎翰翁,即使不出什么事,也总比坐在这里苦等,心里更踏实一些。
他们出了翰园,沿着门前的松林径,缓缓地向山下走去,随时倾听着前方的动静,如果远处传来轻微的“咯吱咯吱”声,那就是翰翁的轿子回来了。
东边天际,月亮已经升起在鲤鱼门上空,临近元宵佳节,月亮也接近浑圆,向港岛洒下银色的清辉。从半山遥望山下的华人居住区,彩灯点点,鞭炮声声,一派节日气息,上元灯会已经奏起了序曲。半山的松林径却仍然像往日一样清冷静谧,夜晚更难得见到来往人迹。
“翰翁从来也没有回来得这么晚,”易君恕望着前方,夜空中矗立着圣约翰大教堂高高的钟楼,“已经八点多钟了,教堂里还会有什么事?”
“不,最近除了主日崇拜,dad不经常去教堂,”倚阑说,“他好像在忙别的事情……”
“他在忙什么呢?”易君恕说。
“不知道。他不告诉我,我也懒得问。昨天我到他房间去,见他正在写东西,旁边摆着一本厚厚的文件,就是上次从总督府带回来的那一本,最近他经常拿在手边,我只看见封面上用英文写着:《香港新租借地调查报告书》。”
“噢?”易君恕若有所悟,“怪不得那天他一见伯雄就谈起香港拓界……”
“那件事太令人难堪了,你的朋友远道而来,结果却不欢而散,唉!”倚阑说起此事,流露出深深的不安,“不过,这也不能怪dad,他对邓先生好像也没有什么恶意,还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那是很友好的表示,不料倒造成了误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