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山雨欲来 (2)(5 / 11)
皇上严辞训责,先生还记得吗?”
易君恕点点头,去年的事情记忆犹新,他对抵制新政的谭钟麟并没有好感。但彼一时,此一时也,而今维新变法已是明日黄花,谭钟麟若是对香港拓界持“顽固”态度,倒是难得的好事!心里便不禁对这位两广总督刮目相看。
“平心而论,谭钟麟这个人在大清国的高层官员当中还算一位干才,”林若翰接着说,“他自从咸丰六年中了进士,由翰林改官补江南道监察御史,历任杭州府遗缺知府、河南接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浙江巡抚、陕甘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三朝元老,为官四十多年,每到一处,都颇有政绩。可惜的是此人过于顽固,不通权变,而香港拓界,恰恰遇上这个对手,就不大好办了!”
林若翰说到这里,不觉连连叹息。易君恕却听得振奋,又问道:“那么,制台大人到底是什么主张呢?”
“嗯,从王存善所转达的意思看来……”林若翰说了半句,突然一愣,易君恕对谭钟麟尊称“制台大人”引起了他的警惕,心想,虽然易君恕已经被他从锦田叫回来,并且答应他不再外出,但是……关于定界谈判的大事,毕竟是港府机密,也不宜和他谈论,便咽下了后半句话,摆摆手说,“复杂!总而言之,事情相当复杂!”
语焉未详,戛然而止。易君恕当然急于知道如何“复杂”,看看林若翰那欲言又止的神色,便适时地住了口。
“Dad,既然事情那么复杂,你们又何必强求呢?”这时倚阑却说,“那个姓王的走了,这件事就完了,你也就不要再为这些事发愁了!”
林若翰没有回答,只是转过脸来看了女儿一眼,那目光极其严厉。
倚阑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无力地坐在梳妆台前。父亲那严厉的一瞥使她感到伤心,她越来越觉得,父亲被功名利禄所驱使,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慈爱可亲,就像易先生昨晚说的那样,父女之间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其实,倚阑不必为此而烦恼,她现在已经不是孤单寂寞的一个人,不再是无桨无帆的小船了,漂荡已久的心灵终于有了一个停泊的港湾。
她吁了口气,那颗心不再惶惑不安。她的手抚在梳妆台上,突然想起抽屉里还有那封信!倚阑拉开抽屉,用两个指头拈起那封信,薄薄的信封竟然使她觉得无比沉重。远在北京的那双蒙着泪水的眼睛又浮现在面前,还有如泣如诉的喃喃絮语……倚阑突然感到心里一阵刺痛:上帝啊,你把易先生给了我,为什么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