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世纪婴啼 (1)(9 / 22)
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顿时沸腾起来,拥抱接吻,一派狂欢,迎接1900年的到来。
世界进入了二十世纪,大清国的皇历上刚刚到腊月初一,还要在沉重的己亥年滞留一个月,才能岁交庚子,天知道这个鼠年又将是什么命运在前面等着呢?
紫禁城里,老太后处心积虑,与满洲亲贵紧锣密鼓地策划着以“建大阿哥”的方式实现“废立”之谋,连当年康熙皇帝“永不建储”,“臣下有请者立斩”的遗诏,雍正皇帝确立的秘密立储的家法,也全然不顾了,必欲废光绪而心始安;与此同时,齐鲁燕赵大地,义和团、红灯照迅速蔓延,呈燎原之势,四处散发揭帖:“吾皇即日复大柄,义和团民是忠臣。只因四十余年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许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免被割据逞奇能……”东海、黄海海面上,列强的兵舰升火待发,剑拔弩张,跃跃欲试北上“干涉”……
1900年1月7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新任两广总督李鸿章择吉启程,离京赴任。先由马家铺乘火车前往他曾经盘踞长达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隶省府天津,然后乘船南下,穿过当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黄海海域,远赴广州。一路之上又时闻风声鹤唳,心境可以想见。
1月17日,李鸿章途经维多利亚港,稍事停留。香港总督卜力率辅政司骆克、英军司令加士居和警察司梅轩利前往码头迎接,仪仗队肃立两旁向他致敬,英舰礼炮轰鸣,香港各界名流、各报记者和华洋市民争睹“东方俾斯麦”、“铁血宰相”、“中国第一外交家”的丰采。当李鸿章手扶拐杖颤颤巍巍地踏上港岛,不禁被这隆重的礼遇深深地激动了。他虽然曾是走遍天下、见过大世面的人,但毕竟今非昔比:自甲午战败,在国人眼里,他是“卖国奸臣”;在国际舞台上,他是“常败将军”;如今在天下汹汹之岁,以风烛残年之躯,出任两广总督,这也许已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却又为什么会受到香港总督如此热烈的欢迎呢?他感到纳闷儿,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卜力在总督府一楼大客厅和李鸿章举行会谈,这是相互闻名已久的两位总督第一次晤面,由辅政司骆克作陪,兼作他们之间的翻译。
接管新租借地的大局已定,卜力作为亲手完成大英帝国远东殖民“三部曲”、统治着空前壮大的香港的现任总督,以极佳的心境跨入了他的花甲之岁,也正是鸦片战争六十周年。总督近来明显地发福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滋养了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