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世纪婴啼 (2)(12 / 22)
病故。令夫人产后受风,加之心情悲痛,于十一月初四不幸病故。惟初生数月之令媛,无人照管,归于先生岳家收养,侍女杏枝亦随往。可怜栓子替主而死,冬至前一日于菜市口行刑,我目不忍睹,大哭一场,为其收尸埋葬。呜呼,易府世代忠良,不期遭此横祸,街坊四邻人人感叹。先生但有落脚之处,幸勿归来,免遭意外。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鹤年堂主人顿首
光绪二十四年冬月
悲怆撕裂了易君恕的胸膛,那双眼睛里流出的已经不是泪水,而是鲜血!去年春夜那个血淋淋的梦,终于有了答案,老母、弱妻、义仆栓子,他们都已经忍悲含恨离开了这个世界,报国寺前的那个小院荒颓了,多灾多难的易府毁灭了,侥幸留下的小小孤女却又是最不幸的,她出生以来还没有见过父亲,以后也就永远见不到了!
执行官早已等得不耐烦,托起手里的怀表,看了一眼,说:“提犯人!”
“是!”两名狱率应声走上前去,“哐啷!”打开了铁栅上的监门。
“等一等,”易君恕知道,现在已经轮到他赴死了。“翰翁,请告诉我,哪边是北方?”
“你的背后就是北方,”林若翰说,“你……要做什么?”
易君恕没有回答。他默默地转过身,朝着北方跪了下去,深深地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涕泪纵横,喃喃说道:“母亲大人,安如贤妻,栓子兄弟,我对不起你们,是我害了你们!现在,我也要随你们去了!”
他缓缓站起身来,拖着沉重的铁镣,步出这囚禁了他九个月的牢房,却不是获得自由,而是走向死亡。林若翰踉跄地奔过去,扶住他那沾满血污的臂膀,一时万感交集!
“易先生,前年秋天,我和你一起乘船来香港的时候,哪里想到会有今天啊?唉,我到底也没有救得了你!”老牧师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今天,我来为你作临终祈祷,给你送行来了……”
“翰翁的这一番盛情,我心领了,祈祷就不必了!”易君恕抚着老人的肩背,平静地说,“北京人有句老话:‘生有处,死有地。’我因为反对香港拓界而遭难,如今死在香港,死得其所,虽死无怨!”
林若翰一个战栗,松开了手,惶然地望着易君恕。老牧师曾经为无数的人作过临终祈祷,那些人无论是穷还是富,是善还是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对人世充满了依恋,“鸟之将死,其声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切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