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十八章 打算 (1)(14 / 23)
种违逆骨肉之情的宫规。
但是,却允许宫妃在自己宫中养育其他宫妃所生的皇子皇女、甚至亲王的子女。当然,这是对宫妃的特殊宠幸,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
承乾宫里,董鄂妃一宫主位外,没有别的妃嫔、福晋和格格,就是因为这边住了三位小公主。
联姻这种方式,从古至今一直是皇家笼络地方和外族的一种手段。满清入关前就立志于把这种方式发扬光大,远的且不说了,眼前如顺治帝娶蒙古后妃,宗室女抚蒙古,建宁公主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等等,俱属此类。
顺治这一辈的姐妹俱已出嫁,女儿年纪尚小,又折了老大和老三。从宗族里挑了三位女孩入宫抚养,既是一种恩宠,也是为了长远打算。将来这三位小姑娘都是要以皇族公主的身份出嫁,以另一种方式为皇家做贡献的。
英秀生于顺治五年,十一岁了,她的父亲是顺治同父异母的哥哥,行五,承泽裕亲王硕塞,已经过世。玉铭生于顺治九年,七岁了,是安亲王岳乐的第二女(奇*书*网.整*理*提*供)。淑敏生于顺治十年,年纪最小,今年只有六岁,祖父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第二子简亲王济度。
这些陈旭日早就从知书嘴里听到过。他并且还知道,三个小姑娘中,日后一个嫁了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一个嫁了靖南王耿仲明的儿子,另一个没有印象,大概是依例抚蒙古嫁到草原上了。
英秀年纪最大,照着当下满人家女儿十二岁就可以出嫁的习俗看,十一岁的女儿家,已经称得上是待嫁少女。满人虽不像汉人一样严守男女大防,入关后,尤其是顺治推崇汉学,许多规矩还是要守的。俟董鄂妃给双方做了介绍后,仅矜持的点头致意,并不走近,嘴里淡淡的回了个好。
三姐妹中,她长相最普通。大骨架,面如满月,眼睛细长,不过是中人之姿,胜在一股恬静不张扬的端庄气质。
气质这东西最骗不了人,身居高位养尊处优,的确会培养出一股区别于普通人的气质。至于那些生于贫家,整日里为了生活忙忙碌碌的人,根本就谈不上气质不气质,最多博一个小家碧玉的赞誉。
可是——
不知为什么,这一刻陈旭日突然想起了昨晚说了会儿话的、名字叫做紫蔻的小姑娘。
论出身自然是天差地别,际遇远远不能相提并论。但如果她俩人站一起,单以予人的感觉而言——紫蔻只怕还在她之上!
可见,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