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四十五章 战争(2 / 4)
外时候。地方小人口少。管理起来相对容易些,现在大清入主中原。从南到北,拥有广袤土地。治下百姓既多,需要操心的事就更多了。
皇上勤政有为。立志做出个样子来。奈何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时刻不敢放松。许多事情最后结果仍旧是差强人意,朝中不缺臣子。独缺能臣。
岳乐叹息道:“就可惜他年纪实在太小。否则提拔到合适地位子上。慢慢锻炼几年,总是一名可以为皇上拾遗补缺地人才。”
顺治心中一动,由不得低头沉思。
地确。放着这样一个值得培养的人不予闻问,实在太过可惜。想他初登大宝。不过六岁而已。亲理朝政全权处理军国大事,也不过十三四岁,比陈旭日大不了多少,可见年龄不是问题,关键其人是否可堪造就而已。
当年他与董鄂妃两情相悦。排除一切阻碍迎她进宫。这两年她在宫里日子过的艰难,纵是处处小心。仍不免动辙得咎,自己何尝不知呢?却是忙于前朝事体。无暇过问。
母后在朝中和宗族里影响力太大,自己想立爱妃为后的心愿,终不能得偿,年前隆兴出生时,自己就表示要立隆兴做太子,直到今天。仍然不能如愿,而前些时日,母后突然下旨,以爱妃体弱为由。将三阿哥玄烨恩养到坤宁宫皇后名下。科尔沁蒙古吴克善亲王此时来京,频频接触朝中大臣,必有所图。倒不可不虑……
嗯。为隆兴计。陈旭日此人也当予以大用,往后。一者可以成为自己身边得用地臣子,再者。他出息了,对隆兴有百利而无一害!
顺治考虑清楚后。抬头叫道:“吴良辅――”
吴良辅一直站在几步外的一根柱子后,把自己当个隐形人,悄没声的听着顺治和岳乐说话。随时候着上面传唤,这时急忙上前两步。“皇上,奴才在。”躬身听命。
“去承乾宫,传陈旭日来见朕。”
吴良辅领命离开,顺治走到案几后。拿起一本奏疏,对岳乐道:“你来看看。这是孙可望上的折子。”
岳乐双手接过,打开来。开章标明“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为题,其下数行小楷:“大兵征滇,臣报效之日慎南形势,臣所熟悉,或偕诸将进讨,或随大臣招抚诸境,庶少效奉国初心……”他要求朝廷发兵,“则滇蜀地愿尽入于皇上之版图。兵马将士愿咸奉皇上之军旅……”
岳乐合上奏疏,“孙可望打算领兵亲赴前线做战?”
“数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