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四十八章 置产(5 / 6)
银票,“皇上这次赏了三千两银子,要是现银,还不得装好几个箱子?搬进搬出太惹眼了,我跟皇上求情,换成几张银票,轻轻松松贴身装着。”
做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习惯用省事些的方式,银票差不多可以当作银行卡用。趁着顺治心情好的时候提出来,有些冒失,顺治瞪了他一眼,却还是答应了,于他反正是一句话的事嘛,万事都有下面的人跑腿。“爹,这笔钱也算是意外之财,我想,咱是不是用它买栋大点的房子?往后住起来也宽敞。”
陈浩和袁珍珠有些意外,儿子虽说用的是询问的口气,可脸上透露出来的,分明是打定了主意的意思。不由得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这所房子,还是几年前购置的,随着家里人口渐渐多了,就有些住不大开。往后儿子身边,得有专门人跟着侍候,是该换个大点的地方了,至少人情往来的,面上好看,再者,倘若有个大些的院落,摆弄些花花草草的,袁珍珠可以借此打发时间,大伙进进出出时也能有个好心情。
夫妻俩统一了意见,陈浩就点头道:“也好,咱们是该换个敞亮些的住处。这两天我正好有时间,抽空出门访访,再托朋友们帮着打听打听。”
能帮上家里一些忙,陈旭日心情十分好。呵呵,想他从前好不容易在城里买个房,巴掌大的地方,还得背着不菲的贷款,现在可是有能力出口气了。他想了想,又道:“爹,还有,嗯,咱们在郊外置个庄子怎么样?买些地雇人耕种,这样每年的租子,也能给家里添些固定的补贴。
”
陈浩呆了呆,奇怪道:“你脑子里整天都在琢磨这些东西?”
袁珍珠低头沉思一会儿,却是赞同道:“这主意好,既贴补了生计,将来也是儿子一处固定产业。”偏头对陈浩道:“买个庄子,挖一个池塘,种些果树,种些应季蔬菜,屋子修整的清雅一些,把爹接过来住些日子不是正好?他每次来信都问起儿子,陈伯这次回去,把儿子的情况一说,老人家不是更得担心?福建离京城太远,爹年纪大了,接到身边照顾,省得这样两下里悬着心,也方便咱们日后有个避暑的去处。”
既是提到父亲,陈浩就只有点头的份。
兄长早年亡于战乱的关系,老父亲不大得意京城,这些年在南边乡下住着,也适应了乡下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清静生活,城外置个庄子,环境弄的清清爽爽,接老人家过来极是应该。且不说他自己,单是从儿子这方面来说,少不得要长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