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十四章 指点(二)(3 / 4)
八旗旗主的权势,加强皇权的影响力,但是,他在这一点做的并不好,准确点说,做的糟透了。
“要问这圈地该不该刻除,投充该不该禁止?该,当然该禁止和废除,皇上从朝廷今后的长治久安的出发点考虑,他的旨意没有错。”
金之俊先肯定了这一点,接着口风一转:“但是,这中间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了,头一个影响的就是各个旗主的既得利益,他们的利益受损失,又怎么会约束旗下所属听从上令?皇上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却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朝中形势非常复杂,皇上政令屡屡受挫,要改变这种局面,远非一时之,一定要静下心来,好比这喝茶一般,你得慢慢品,急不来的。”
“您的意思是,万岁爷这次的旨意,只怕惹出一场风波,最后还是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陈旭日这话问出口,自己心里也就知道答案了。
他的确知道,顺治在与满清亲贵们的斗争中败下阵来,施展不了拳脚,甚至和自己的母亲都无法融洽相处。在政治上,顺治的招数非常幼稚,需要满洲亲贵支持时,就把汉大臣推一推,他需要抑制满洲贵族了,又会把汉大臣拉一拉。这种急功近利的可笑做法使得满汉大臣都被吓得惶惶不安,不知道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明天将会怎么做,从而使顺治失去了人心。政治上的一团糟使得脾气暴戾的顺治产生了想逃避这一切的念头,他之所以亲近佛教,甚至想要遁入空门,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个我说不好,也许会有作用吧,就看能起多大作用了。唉,倘若换了……”
金之俊及时收口,掩饰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陈旭日猜,他刚才多半是想说:倘若换了多尔衮,情况就会不一样了。金之俊的发迹,缘自多尔],他的许多作为,都是多尔]当朝时所为,顺治亲政后,就显得谨慎多了,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为人处事加了十二分小心,等闲不会出头。
说起来,他今天能把自己叫来,说上这些话,真的是十分难得了。
陈旭日叹口气,比起他的前任多尔],顺治的确是非常幼稚。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现实就是这么个环境,容不得自己选择。
“老师,您是不是担心,这次禁止圈地和投充的事件,会牵连到我?”
“旭日啊,我是觉得,你现在的主要精力,最好放在读书上,切不可结怨亲贵大臣。早前那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