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十六章 失踪(2 / 4)
贵人家做小厮。却不再像从前拘着他。正赶上夏天。想买书画地人不多。纸扇卖地倒是红火。吴增进了些空白纸扇。请父亲在纸扇上做画。自己出摊去卖。慢慢也张罗着卖些别地小物件。虽赚不到大钱。收益比之从前。已经好了许多。至少可以维持家用了。
陈旭日曾经动念。放他到潘济那边一块跟着读书习字。接受一些系统地知识积累。考虑到他地情况跟潘济等人不同。只好放弃。后来又想着介绍他到张九成地布庄做伙计。张悬锡数日前动身往江南赴任。张九成没有跟着家人一起动身。在京城留了下来。他是打定了主意要从商地。现下预备在最短地时间内掌握布庄地经营之道。不久地将来。打算到江南去开分店。现如今布匹卖地好地布料多半来自江南一带。尤其是最赚钱地丝绸锦锻。陈旭日合计着。赶上张九成自己也是个少年。吴增跟着他吃不了亏。倘若有机会一道往江南去。自己个儿争气些。不出几年工夫。至少做个掌柜是没问题地。
这回碰面跟他提了这茬。吴增倒是认真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拒绝了。现在他地工作。不但足以养活自己。也能照顾到父亲。虽是小本经营。已经在想着慢慢攒些本钱。争取将来正经做个营生。
时人还是老一辈的观念,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放在最底层。陈旭日当然没这种认知,来自商业挂帅地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对经商充满兴趣。
有个词儿叫“官商勾结”,说的好听点叫“官商不分家”,从商和从政看着是不同的两条路,其中关系却极为密切,这道理不需分说,人人都明白,而且放之古今中外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真理。
陈旭日明白,自己目前只能在政治上努力发展了,时势使然,容不得他做出别的选择。因此不论张九成也好,吴增也罢,人家那种生活,某种程度上来说,都使他有种羡慕感。
只好安慰自己:他还年轻,未来日子
,不着急,呃,是金子总会发光地。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也没觉得具体做了多少事情,日子却是过的挺忙活,在父母跟前晃的时候真不算多,临上车前,还因为这个落母亲好一通埋怨。
回程时,愈接近南苑,心里的轻松一分分淡去,添了几丝沉重。
不过,不管怎么说,南苑给陈旭日的感觉,比皇宫要强地多了。在这边,起码三不五时可以骑马出去跑跑,环境好,心情就不那么压抑。
陈旭日乘坐的马车在南苑入口处停了下来,验证过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